[发明专利]一种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及其捕捉和释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2198.0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7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蔚;季伟;许晓伟;季长亮;冯维;朱珠;李丹;刘辉;张玉华;王凯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43/00;E21B34/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智能 捕捉 气井 柱塞 装置 及其 释放 方法 | ||
1.一种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喷帽(1)、防喷管(4)、感应器(5)、捕捉器(7)和柱塞控制器(17),防喷管(4)竖直设置,防喷管(4)的上端套接防喷帽(1),防喷管(4)的侧面自上向下依次连接感应器(5)和捕捉器(7),柱塞控制器(17)分别电连接感应器(5)和捕捉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有防喷帽(1)的防喷管(4)一端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缓冲弹簧(2)和撞击块(3),缓冲弹簧(2)下连接撞击块(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器(7)的形状为圆柱体且水平设置,圆柱体自右向左依次开通有第一空腔(7-1)和第二空腔(7-2),第二空腔(7-2)的直径大于第一空腔(7-1)的直径,所述防喷管(4)的侧面开设捕捉口(18),第一空腔(7-1)右端连通捕捉口(1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器(7)还包括推拉器、球座(12)和捕捉块(13),推拉器、球座(12)和捕捉块(13)自左向右依次连接在捕捉器(7)内,推拉器电连接柱塞控制器(1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器包括气缸(8)、活塞(9)、推杆(10)、弹簧(11)和挡板(18),气缸(8)、活塞(9)和推杆(10)自左向右依次连接,推杆(10)右端依次穿过弹簧(11)和挡板(18)连接球座(12),弹簧(11)左端连接活塞(9),弹簧(11)右端连接挡板(18),气缸(8)和活塞(9)位于第二空腔(7-2)内,推杆(10)、弹簧(11)、挡板(18)、球座(12)和捕捉块(13)均位于第一空腔(7-1)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14)和气源管线(15),电磁阀(14)通过气源管线(15)连通气缸(8),电磁阀(14)通过电缆与柱塞控制器(17)电连接,电磁阀(14)上开设有泄气口(1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器(7)通过丝扣连通防喷管(4)。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包括横杆(10-1)和竖杆(10-2),竖杆(10-2)竖直位于第二空腔(7-2)内,竖杆(10-2)的中心垂直连接横杆(10-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块(19),挡块(19)数量为多个且周向等间距分布连接在防喷管(4)上部内侧或者挡块(19)为环形,挡块(19)与撞击块(3)接触连接且挡块(19)位于撞击块(3)的下方。
10.一种气动智能捕捉气井柱塞装置的捕捉和释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捕捉柱塞时,气井开井后柱塞(6)在气流上顶的作用下,举拖柱塞(6)使上部液体排出井口,柱塞(6)到达井口后撞击撞击块(3),同时感应器(5)感应柱塞(6)到达,并将到达信号传送至柱塞控制器(17),柱塞控制器(17)接到信号后向电磁阀(14)发送开启信号,电磁阀(14)开启,气缸(8)进气,气缸(8)容积增大推动活塞(9)向右移动,活塞(9)推动推杆(10)向右移动,同时压缩弹簧(11),推杆(10)推动捕捉块(13)向右移动进入防喷管(4),阻挡柱塞(6)下落,完成柱塞(6)捕捉;
2)释放柱塞时,柱塞控制器(17)执行关井的同时向电磁阀(14)发送关闭信号,电磁阀(14)接到信号后关闭气缸(8)进气口,打开泄气口(16)对气缸(8)进行泄气,泄气后,在弹簧(11)弹力作用下,活塞(9)带动推杆(10)向左移动,推杆(10)向左移动带动捕捉块(13)退出防喷管(4),柱塞(6)下落,完成柱塞(6)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1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