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2105.4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翔;熊国源;杨小禹;邓天翼;陈志;范鑫;刘海龙;范思洋;方正强;朱文涛;田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B23B51/06;B23B4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刀具 | ||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刀具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锥孔切削部分和钻头,钻头可以进行预钻,锥孔切削部分的排屑槽相互错开交替排列,这样排屑空间大排屑及时顺畅,金属去除率高,增加了加工效率,并且刀具每个切削刃加工过程中互不影响,同时切削阻力分散开,避免因共振引起震刀现象;所述切削刃均呈向所述刀柄方向上升的阶梯状,以分散切削阻力避免加工过程出现震刀现象,同时也可以分散加工热量,避免切削加工热量聚集尖点现象发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加工刀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铝合金零部件被运用于汽车上。汽车转向节也是转向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很多厂商采用铝合金材料来制造转向节以减轻车身自重。汽车转向节零部件有很多由于结构及疲劳寿命的需要会设计成带有锥孔结构,锥孔的加工比直孔难度大很多。锥孔粗加工去余量时容易震刀,阻力大,加工效率低。特别是对于大锥孔、深锥孔的加工更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可大大提高锥孔粗加工的的加工效率,避免震刀,再配合锥孔精加工普通刀具则可高效完成锥孔的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锥孔切削部分和钻头,所述锥孔切削部分包括至少一个靠近所述钻头的第一前排屑槽、至少一个靠近所述刀柄的第一后排屑槽、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所述第一前排屑槽和所述第一后排屑槽相互错开交替排列; 每个所述第一前排屑槽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切削刃,每个所述第一后排屑槽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切削刃;每个所述第一切削刃的周向切削轨迹均相同,每个所述第二切削刃的周向切削轨迹均相同;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均呈向所述刀柄方向上升的阶梯状,并且所述第一切削刃和所述第二切削刃的周向切削轨迹相接续。本实施例中针对锥孔加工的特点提供特殊的刀具结构设计,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柄、锥孔切削部分和钻头,钻头可以进行预钻,锥孔切削部分所述第一前排屑槽和所述第一后排屑槽相互错开交替排列,这样刀具每个切削刃加工过程中互不影响,避免因共振而引起震刀的现象,同时切削阻力分散开,避免震刀现象,所述第一切削刃和第二切削刃均呈向所述刀柄方向上升的阶梯状,以分散切削阻力避免加工过程出现震刀现象,同时也可以分散加工热量,避免切削加工热量聚集尖点现象发生,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各排屑槽错开交替排列,排屑空间大排屑及时顺畅,并且锥孔切削部分与钻头切削部分排屑互不影响,金属去除率高,增加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企业的加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钻头包括钻尖和钻身,所述钻尖位于所述钻身的尖端,在所述钻尖的两侧均开有钻头排屑槽;所述钻头排屑槽均从所述钻身的尖端延伸到底端。在本实施例中钻头加长了排屑槽长度,从所述钻身的尖端延伸到底端,以使钻头预钻时与锥孔切削加工时排屑互不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柄和所述锥孔切削部分的衔接处设置为圆弧曲面。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柄与锥孔切削部分采用倒圆曲线过渡衔接,避免刀具可能产生应力集中,增强刀体自身刚性,大大降低发生震刀的可能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沿其轴向芯部设有一条主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一前排屑槽和所述第一后排屑槽内均开设有与所述主冷却液通道相连通的内冷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加工锥孔的刀具沿其轴向芯部设有一条主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一前排屑槽和所述第一后排屑槽内以及所述钻尖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所述主冷却液通道相连通的内冷孔。在以上实施例中内冷孔口应对准切削刃或钻尖,冷却液既能冲走切屑又可以带走切削热,降低刀具加工温度,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内冷孔的截面面积之和不大于所述主冷却液通道的截面面积,这样是为确保主冷却液通道中的冷却液有足够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2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塑料回收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铸造模具的冷却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