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1579.7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姚惠娟;耿亮;杜宗鹏;付月霞;刘鹏;张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63 | 分类号: | H04L67/63;H04L67/1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网络 系统 业务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处理层、第二处理层和第三处理层;其中,
所述第三处理层,用于对算力节点进行感知、度量和OAM管理,配置基于统一度量衡体系的算力资源;
所述第一处理层,用于承载算力资源的计算能力以及应用,获取业务或者应用的服务请求,确定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目标应用信息及算力请求参数,并将携带有所述目标应用信息及算力请求参数的所述服务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处理层;以及,从所述第二处理层接收算力节点返回的针对所述服务请求的计算结果;
所述第二处理层,用于基于所述网络传输资源以及所述基于所述统一度量衡体系的算力资源,并根据所述算力请求参数,将所述服务请求调度到算力节点;以及,接收所述算力节点针对所述服务请求生成的计算结果,并将所述计算结果发送至第一处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处理层和第五处理层;其中,
所述第四处理层,用于通过多个算力节点提供算力资源;
所述第五处理层,用于提供信息传输的网络传输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处理层包括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基于算力节点通告的服务能力和算力资源状态,生成算力拓扑,并基于所述算力拓扑生成算力感知的路由表;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路由表,进行业务报文的转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子模块,用于将算力节点的初始配置信息发送给网络管理节点的第三处理层,根据网络管理节点的配置,配置基于所述统一度量衡体系的算力资源,其中,所述初始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算力节点标识、算力类型、算力资源部署形态、算力资源的部署位置和算力资源的大小;
第二子模块,用于将算力节点当前可用的服务能力和算力资源状态通告给网络中其它节点,其中,所述服务能力为算力节点支持的业务能力,所述算力资源状态包括算力资源的计算能力和部署信息;
第三子模块,用于基于接收到算力节点的服务能力和算力资源状态生成算力拓扑,并基于所述算力拓扑生成算力感知的路由表;
第四子模块,用于根据算力资源状态、网络传输资源以及所述服务请求对应的算力请求参数,将所述服务请求调度到目标算力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力资源的计算能力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服务连接数;
中央处理器CPU的信息;
图像处理器GPU的信息;
内存信息;
存储容量和/或存储形态;
所述算力资源的部署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算力资源的部署形态;
算力资源的部署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
第五子模块,用于将业务的算力需求信息添加至业务报文中,所述算力需求信息包括目标应用信息及算力请求参数;
第六子模块,用于通过预定义的OAM机制,生成OAM信息和数据并添加至业务报文中;
第七子模块,用于生成算力感知的路由表的路由信息的标识字段;
第八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算力感知的路由表进行业务报文转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算力处理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层包括:
第九子模块,用于基于统一的度量衡体系,通过对不同计算类型的算力资源进行统一的抽象描述,形成算力能力模板;
第十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算力能力模板,对算力节点进行注册、更新和注销,配置基于所述统一度量衡体系的算力资源;以及对路由通告策略进行管理;
第十一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算力能力模板,生成算力服务合约,并生成相应的计费策略;
第十二子模块,用于对第四处理层的算力资源进行监控,以及,根据计费策略,对业务进行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融合计费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15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