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关性系数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0749.X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游正朋;唐小勇;朱磊;罗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H04L9/00;H04L9/08;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彭琼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关性 系数 计算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相关性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同态加密算法获取公钥;
通过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特征变量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二特征变量;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特征变量,以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变量得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
使用所述公钥对应的私钥,对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目标相关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特征变量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二特征变量,包括:
对所述第一特征变量进行拉伸变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特征变量;
通过所述公钥对所述处理后的第一特征变量进行同态加密,得到所述第二特征变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特征变量进行拉伸变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一特征变量,包括:
随机生成随机正实数和一个随机实数;
将所述第一特征变量乘以所述随机正实数后,与所述随机实数相加,得到处理后的第一特征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公钥,以用于所述第二设备使用所述公钥对第三特征变量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四特征变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特征变量的数据标识,以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数据标识,组合所述第二特征变量和所述第四特征变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态加密算法包括全同态加密算法或半同态加密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皮尔森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性系数、肯德尔相关性系数。
8.一种相关性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特征变量、公钥和第一特征变量的数据标识;
通过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二设备中的第三特征变量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四特征变量;
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将所述第二特征变量和所述第四特征变量组合;
根据组合后的所述第二特征变量和所述第四特征变量,计算得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以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获得第二目标相关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态加密为全同态加密或半同态加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至少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皮尔森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性系数、肯德尔相关性系数。
11.一种相关性系数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同态加密算法获取公钥;
加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公钥对所述第一特征变量进行同态加密,得到第二特征变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特征变量,以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变量得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
解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公钥对应的私钥,对所述第一目标相关系数进行解密,得到第二目标相关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7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