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轨系统供电接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70286.7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梁勋寿;田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银河兰晶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廖紫兰 |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系统 供电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轨系统供电接头,包括供电盒和供电头,供电盒包括外壳、第一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和隔离架,第一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和隔离架均设于外壳内,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分别位于隔离架的上下两端,外壳上设有槽口,供电头穿过槽口后与第一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电连接。通过在供电盒内设有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方便供电盒与外接电源的导通,而无需在供电盒内安装导线,从而无需接线焊线,简化了供电盒的结构,合理利用供电盒的内部空间;同时,在外壳上设有槽口,可以通过槽口在外壳上不同方向的开设,使不同的场景的导轨系统拼接可以共用供电盒,减少零部件库存及降低产品成本,增加零部件选用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LED照明器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涉及一种导轨系统供电接头。
背景技术
现有对与室内导轨系统,即LED灯条安装在导轨内的LED灯系统,的供电方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一体式的供电接头从侧方插入导轨进行供电,即端盖式供电接头;另一种是,通过嵌入式供电接头从导轨内部进行供电,即嵌入式供电接头。
上述两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一、端盖式的供电接头是一体式的,而室内导轨系统的拼接时多变,会按照不同需求拼接不同的形状,这意味着在不同的拼接点需要不同结构的供电接头,是单一结构供电接头无法满足的,这就需要设计结构不相同的供电头,这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增加了库存压力,供电接头安装复杂,降低了产品的灵活性。
二、嵌入式的供电接头也存在不同的拼接场景需要不同结构的供电接头,意味着产品的灵活性不够,同时,因为嵌入式供电接头的空间局限,为了增加电气的连接空间,供电接头多设计成长条形,体积较长,安装占用较大的导轨空间,对导轨系统的空间利用比较浪费,在需要供电或者导轨电气连接的地方会有比较大的空间不能安装灯具。
三、当需要拼接两条以上的导轨时,现有的导轨接头内部是采用电线进行电气连接,这增加了安装的复杂性,特别是做低压导轨系统时,为了满足载流需求,需要用较大规格的电线连接,这不仅会增加接线的难度,也对供电接头的空间要求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导轨系统供电接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轨系统供电接头,包括供电盒和供电头,供电盒包括外壳、第一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和隔离架,第一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和隔离架均设于外壳内,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分别位于隔离架的上下两端,外壳上设有槽口,供电头穿过槽口后与第一导电铜片、第二导电铜片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供电盒内设有第一导电铜片和第二导电铜片,方便供电盒与外接电源的导通,而无需在供电盒内安装导线,从而无需接线焊线,简化了供电盒的结构,合理利用供电盒的内部空间;同时,在外壳上设有槽口,可以方便供电头与供电盒的电连接;由此,可以通过槽口在外壳上不同方向的开设,使不同的场景的导轨系统拼接可以共用供电盒,减少零部件库存及降低产品成本,增加零部件选用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为铝压铸成型结构,供电盒还包括绝缘壳,绝缘壳设于外壳内,绝缘壳位于第一导电铜片与外壳之间,以及第二导电铜片与外壳之间。由此,设有绝缘壳,方便导电铜片与外壳的分隔,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电盒还包括上固定架,上固定架的一端设于外壳内,另一端贯穿槽口后伸出。由此,设有上固定架,可以方便上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在导轨的上部,方便供电盒在导轨上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供电盒还包括下固定架,下固定架位于上固定架的下方,且设于外壳的外侧,下固定架呈U型。由此,设有下固定架,方便下固定架插入到导轨相应的槽孔内,保证了供电盒与导轨安装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供电盒与供电头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银河兰晶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银河兰晶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