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硫废气处理的催化氧化滤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70087.6 | 申请日: | 2020-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强;黄强;杨英;尤海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誉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8;B01D53/34;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何栋 |
地址: | 21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气 处理 催化 氧化 滤池 | ||
本发明主要公开了一种有机硫废气处理的催化氧化滤池,包括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进气口和废气储气罐相连,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顶部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离心风机相连,所述离心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催化氧化剂投加装置,所述催化氧化剂投加装置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双氧水加药装置、硫酸亚铁加药装置;所述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进气口处设有气体折流挡板,所述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内部气体折流挡板的一侧、喷淋管下发设有催化滤料层,所述催化滤料层的底部为集液箱。本发明利用双氧水和硫酸亚铁形成的芬顿试剂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氧化电位高达2.8ev,氧化能力强,仅次于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硫废气处理的催化氧化滤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障碍。当前,医药化工、石油炼制等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气中普遍含有硫醇、硫醚等挥发性有机硫化物,这些污染物具有嗅阈值低、毒性大等特点,产生的恶臭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周围群众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长期生活于有机硫恶臭气体环境下,会导致嗅觉功能丧失,消化功能减退,呼吸、内分泌系统紊乱,并使神经系统受毒害,因此,寻求一种经济、有效处理有机硫废气的方法和设备势在必行。
现有处理有机硫废气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采用吸附法和喷淋洗涤法。吸附法采用活性炭、硅胶、沸石、活性氧化铝等,但由于直接采用吸附法进行处理,吸附剂吸附到一定量时会达到饱和,就必须再生或更换,因此运行成本高。喷淋洗涤法对可溶性的无机硫化物效果较好,但对于一些难溶有机硫化物,特别是挥发性的有机硫化物,喷淋洗涤效果较差。
化学法包括低温等离子法、氧化法、燃烧法。低温等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极空间里的电子获得能量后加速运动,从而引发了使其发生激发、离解或电离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使有机硫化学键断裂,但低温等离子去除效率低,可处理的气体种类较少。
氧化法主要采用各种氧化剂,包括双氧水氧化、氯系氧化物氧化、光化学氧化、超声波氧化。以上各种氧化方式氧化电位均不高,氧化能力差,而且由于废气和氧化剂接触时间短,因此对键能大、难以氧化的有机硫化物效果较差。
燃烧法一般针对高浓度的有机硫化物去除彻底,但对中低浓度的有机硫化物效率不高,同时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高。
生物法主要采用生物滤池或生物滴滤法,由于有机硫化物可生化性差,毒性大,对菌种有杀灭作用,生化法处理效率极低,因此不适合采用生化法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硫废气处理的催化氧化滤池。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体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有机硫废气处理的催化氧化滤池,包括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进气口和废气储气罐相连,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顶部设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离心风机相连,所述离心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催化氧化剂投加装置,所述催化氧化剂投加装置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双氧水加药装置、硫酸亚铁加药装置;所述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进气口处设有气体折流挡板,所述催化氧化填料滤床箱体内部气体折流挡板的一侧、喷淋管下发设有催化滤料层,所述催化滤料层的底部为集液箱。
其中,所述喷淋管为环形,喷淋管下方连接有若干螺旋喷淋头,喷淋头喷淋密度为1.0m3/m2.h。
其中,所述集液箱上方通过填料支架固定催化滤料层,所述催化滤料层由不规则活性炭颗粒组成,活性炭颗粒为1~6目。
其中,所述双氧水加药装置内部设有双氧水加药隔膜计量泵和双氧水电磁流量计。
其中,所述硫酸亚铁加药装置内部设有硫酸亚铁搅拌器,硫酸亚铁加药隔膜计量泵和硫酸亚铁电磁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誉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誉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70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