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电脑式智能自动化的印品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9846.7 | 申请日: | 2020-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8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新;冯润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同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G01N21/9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广技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2 | 代理人: | 张国香 |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郭家铺街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智能 自动化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全电脑式智能自动化的印品检测系统及方法,其通过自动扫描拍摄和自动扫描照射的无损检测的方式对待检测印品进行印刷外观质量和印刷涂层结构质量的检测,其并不需要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就能够快速地和精确地实现对待检测印品的全面检测,从而实现对待检测印品的无损化、自动化、高效化和高精度的质量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品质量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全电脑式智能自动化的印品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制品是通过涂覆或者喷涂的方式将涂料设置在基体上,以形成相应的印刷图案或者印刷涂层。通过上述涂覆或者喷涂的方式能够在基体上形成相应的保护涂层,从而避免基体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被侵蚀,并且还能够改善基体的美观性。现有技术都是通过物理性接触的方式来检测印刷制品的印刷质量,这种方式不仅检测效率低下和检测准确性差,并且还会对印刷制品造成一定的损坏。可见,现有技术的印品检测方式无法实现对印刷制品的无损化、自动化、高效化和高精度的质量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全电脑式智能自动化的印品检测系统及方法,其通过对待检测印品进行自动扫描拍摄,以此获得待检测印品的表面区域影像,从而生成相应的影像数据,再根据该影像数据,获得待检测印品的实际印刷色度信息和实际印刷光泽度信息,以此评价待检测印品的印刷外观质量,并且还通过对待检测印品进行结构光的自动扫描照射,并获得待检测印品反射结构光后形成的光学条纹图案,从而生成相应的光学条纹图案数据,再根据该光学条纹图案数据,获得待检测印品的实际表面光滑度信息和实际印刷涂层厚度分布信息,以此评价待检测印品的印刷涂层结构质量;可见,该全电脑式智能自动化的印品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自动扫描拍摄和自动扫描照射的无损检测的方式对待检测印品进行印刷外观质量和印刷涂层结构质量的检测,其并不需要采用直接接触的方式就能够快速地和精确地实现对待检测印品的全面检测,从而实现对待检测印品的无损化、自动化、高效化和高精度的质量检测。
本发明提供全电脑式智能自动化的印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扫描拍摄模块、影像预处理模块、印刷外观质量评价模块、扫描照射模块、光学条纹图案预处理模块、印刷涂层结构质量评价模块;其中,
所述扫描拍摄模块用于对待检测印品进行自动扫描拍摄,以此获得所述待检测印品的表面区域影像;
所述影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表面区域影像进行电脑式智能预处理,从而得到相应的影像数据;
所述印刷外观质量评价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影像数据获得的所述待检测印品的实际印刷色度信息和实际印刷光泽度信息,评价得到所述待检测印品的印刷外观质量;
所述扫描照射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检测印品进行结构光的自动扫描照射,并获得所述待检测印品反射所述结构光后形成的光学条纹图案;
所述光学条纹图案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光学条纹图案进行电脑式智能预处理,从而获得相应的光学条纹图案数据;
所述印刷涂层结构质量评价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光学条纹图案数据获得的所述待检测印品的实际表面光滑度信息和实际印刷涂层厚度分布信息,评价得到所述待检测印品的印刷涂层结构质量;
进一步,所述扫描拍摄模块用于对所述待检测印品进行自动双目扫描拍摄,从而获得关于所述待检测印品不同表面区域的双目影像;
所述影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双目影像进行电脑式智能双目视差计算处理,从而获得关于所述待检测印品不同表面区域的双目视差影像信息,以此作为所述影像数据;
所述印刷外观质量评价模块包括色度信息提取子模块、光泽度信息提取子模块和第一模型评价子模块;其中,
所述色度信息提取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影像数据中提取得到所述待检测印品的实际印刷色域值信息和实际印刷色度分布变化信息,以作为所述实际印刷色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同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德同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8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液阀换向防冲击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园路彩色沥青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