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构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9437.7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8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华;李小强;王运维;任彦冰;胡中元;王航;张俊伟;郭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41/042 | 分类号: | H04L41/042;H04L41/0806;H04L41/0823;H04L41/28;H04L67/1095;H04L67/1097;H04L9/32;H04L9/4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构建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区块链构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区块链初始配置:在区块链建立之初,网络被划分为Q个域,每个域指定一个leader节点参与区块链共识,域内其余节点被动同步Leader节点共识后的区块。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的Raft共识协议:在每轮生成新区块的同时,由该轮的记账节点随机选取下一轮的记账节点。本发明在共识过程中,下一轮的记账不是通过竞争产生的(如经典的Pow共识机制)而是由上一轮记账节点随机产生的且公开可验证的,从而提高了共识的效率和安全性。每一轮记账节点都是动态变化且隐藏身份信息的,避免了记账节点被恶意攻击,保证了区块链系统的安全性和健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块链构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目前已经引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虽然目前有各种各样的区块链,但是仍不能满足企业业务系统的需求。具体地表现在共识协议作为区块链数据库的核心,现有共识协议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公有环境下的共识协议,如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代表的POW和以以太坊为代表的POS,它们采用竞争挖抗的机制,实现了不可信公网环境下记账节点的选取。但其共识效率差,难以满足高实时性和高并发量数据处理业务。另一类是私有环境下的共识协议,如PBFT和Raft等,其核心思想是采用轮值或投票选举的机制来实现完全可信环境下记账节点的交替。相比于公网环境下的共识,它们虽然显著地提高了共识效率,但由于每一轮的记账节点会提前公开,其在非完全可信的环境下容易被攻击,导致出块失败。
综上所述,现有区块链共识协议难以兼顾性能和安全,无法满足现实场景高效安全的需求。或在完全可信的节点间提供高效的共识。而在节点相对可信的企业内部网络中,缺乏一种兼顾性能与安全性的共识协议。已有区块链存在上述共识协议计算耗能大,共识效率低,鲁棒性和安全性差。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的区块链存在共识协议计算耗能大,共识效率低,鲁棒性和安全性差。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有共识协议主要缺陷在于难于兼顾安全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对比于公有链,私有环境下的共识协议在性能方面相提升了1个数量级,更加接近本发明的目标。但现有的私有链共识的本身安全性弱,对外部环境依赖度太高,也即需要部署在完全安全的环境中,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完全满足的。为此,本发明需要提高现有私有环境下共识协议的安全性,其关键难度在于如何在确定新一轮记账主节点的同时保护其身份,避免被恶意攻击提前锁定进行破坏。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利用可验证随机函数来增强私有环境Raft共识协议的安全性,在保留其高效性特点的同时,也兼顾了安全性考虑。实现了不完全可信环境下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记账节点的高效安全选取,能很好地为现实区块链业务场景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块链构建方法、系统、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区块链构建方法,所述区块链构建方法包括:
区块链的初始配置,在区块链建立之初,CA首先将网络划分为Q个域,并为每个域指定一个leader节点参与区块链的构建,当有节点加入区块链网络时,在CA处注册身份信息;当有节点退出时,CA同样需要注销其身份信息;
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的Raft共识协议,在每轮生成新区块的同时,由该轮的记账节点随机选取下一轮的记账节点。
进一步,所述区块链构建方法区块链的初始配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区块链建立之初,CA首先将网络划分为Q个域,并为每个域指定一个参与共识的leader节点,参与区块链系统的共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