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段非授权频谱的接入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9398.0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3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宋令阳;王鹏飞;邸博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B7/0456;H04B7/06;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苟冬梅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 波段 授权 频谱 接入 波束 赋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毫米波段非授权频谱的接入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毫米波频段内非授权频段的共享问题,以及频率与空间资源的联合分配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基站与蜂窝用户终端对非授权毫米波信道的信道检测,占用多个空闲非授权毫米波信道;对所有蜂窝用户终端接入信道的RF预编码器和数字预编码器进行迭代优化,得到目标RF预编码器和目标数字预编码器;根据蜂窝用户终端所在信道的目标RF预编码器和目标数字预编码器,获得该蜂窝用户终端可选接入的候选信道的各自总效用,将该蜂窝用户终端分配至总效用最高的信道,得到所有蜂窝用户终端的信道分配结果,蜂窝用户终端与WiGig用户终端共享分配结果中的非授权毫米波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段非授权频谱的接入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中需要部署大量具有巨大数据流量需求的智能设备。未来6G时代的各种移动应用,例如汽车的自动驾驶和使虚拟现实(VR)具有丰富的传感信息,需要依赖超高数据传输速率。毫米波通信被认为是突破当前困境的有效解决方案,可为众多设备实现数千兆位的数据速率。
然而,仅依靠授权的毫米波频段来满足这些6G要求仍然很困难,为减轻授权毫米波频段的压力,非授权毫米波频段共享技术得到广泛关注,以频段扩展的方式,允许蜂窝用户终端与非授权毫米波频段上的原始用户终端共享非授权毫米波频段。目前,已有的方案只针对中低频段内的非授权频段共享,不存在对于非授权高频毫米波频段的共享机制,例如60GHz附近的频段。而已有的中低频的协议并不适用于非授权毫米波频段共享,因为毫米波波长短、衰减大、传输方向性强而非全向传输,因此已有的协议会大大限制空间资源复用,而导致资源浪费、降低用户终端接入率和总速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毫米波段非授权频谱的接入和波束赋形方法和装置,旨在解决毫米波频段内非授权频段的共享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毫米波段非授权频谱的接入和波束赋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对非授权毫米波信道进行信道检测,并触发蜂窝用户终端对非授权毫米波信道进行信道检测;
根据基站的检测结果和蜂窝用户终端的检测结果,占用多个空闲非授权毫米波信道;
以最大化蜂窝用户终端的传输速率,并最小化蜂窝用户终端对所在信道的干扰为优化目标,对所有蜂窝用户终端的接入信道的各自RF预编码器和数字预编码器进行迭代优化,直到所述RF预编码器和所述数字预编码器不再随对方而变化,得到所述接入信道的各自目标RF预编码器和目标数字预编码器;
针对蜂窝用户终端的接入信道,将所述蜂窝用户终端在所述接入信道的整个目标RF预编码器,以及,在所述接入信道的目标数字预编码器中对应的列,扩展至所述蜂窝用户终端可选的候选信道,用于求解总效用,获得所述蜂窝用户终端的所有候选信道的各自总效用,将所述蜂窝用户终端分配至所述总效用最高的信道,所述候选信道包括所述占用的多个空闲非授权毫米波信道以及所述蜂窝用户终端未接入的授权毫米波信道;
根据所有蜂窝用户终端分配至各自总效用最高的信道,获得所有蜂窝用户终端的信道分配结果;
所述信道分配结果中的空闲非授权毫米波信道,蜂窝用户终端与WiGig用户终端共享所述空闲非授权毫米波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获得所有蜂窝用户终端的信道分配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本轮信道分配结果与上一轮信道分配结果相同时,结束算法,否则执行步骤2;
步骤2:将本轮信道分配结果中包括的所有信道的各自RF预编码器和数字预编码器进行迭代优化,直到RF预编码器和数字预编码器不再随对方而变化,得到本轮信道分配结果中包括的所有信道的各自目标RF预编码器和目标数字预编码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