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9112.9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2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郭天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10K59/10 | 分类号: | H10K59/10;H10K50/84;H10K71/00;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 面板 制作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基层、像素定义层、发光层以及封装层,其中,像素定义层设于基层上,在像素定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组隔离柱,发光层设置在像素定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封装层设置在发光层远离基层的一侧并盖设于隔离柱;其中,隔离柱顶部的封装层的顶表面距基层之间的距离大于非隔离柱区域的封装层的顶表面离基层的距离,且隔离柱设置于像素定义层非发光开口区域,相邻的隔离柱之间间隔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设置的隔离柱将封装层顶层分为多个区域,当显示面板受到折叠时,封装层可以有效地缓解封装层受到的应力,能够提升显示面板的弯折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柔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电子产品的显示屏的要求越来越高,异形屏以及全面屏逐渐步入大家的视野,异形屏的流行大大提高了屏占比。目前,柔性屏的使用也慢慢普及,柔性屏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区面积可调,使用时可以选择大屏,需要省电时便可以调成小屏幕。
柔性屏一般可以分为外折和内折,那么组成显示屏的各个膜层会在柔性屏进行折叠时受到弯折的应力,严重时会损坏到组成显示屏膜层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能够提高柔性屏的弯折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基层;
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像素定义层,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组隔离柱;其中,从所述隔离柱靠近所述基层的一侧到所述隔离柱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的平行于所述基层的所述隔离柱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所述隔离柱之间的间隔大于150um;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层;
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并盖设于所述隔离柱;所述封装层包括与所述阴极层相连接的第一无机缓冲层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缓冲层上的有机层和第二无机缓冲层,所述第一无机缓冲层的厚度小于等于200nm,所述有机层的厚度小于12um,所述第二无机缓冲层的厚度为1um;其中,所述第二无机缓冲层在所述隔离柱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无机缓冲层在非所述隔离柱区域的厚度;
其中,所述隔离柱顶部的封装层的顶表面距所述基层之间的距离大于非隔离柱区域的封装层的顶表面离所述基层的距离,且所述隔离柱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非发光开口区域,相邻的所述隔离柱之间间隔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层;
在所述基层上设置像素定义层,并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至少一组隔离柱;其中,从所述隔离柱靠近所述基层的一侧到所述隔离柱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的平行于所述基层的所述隔离柱截面面积逐渐增大,所述隔离柱之间的间隔大于150um;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设置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括依次叠加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阴极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9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学习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肿瘤细胞取样送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