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表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8887.4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3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单常清;杨海东;陈宇翔;洪旭峰;王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5/10 | 分类号: | G01F25/10;B65G35/00;B65G47/22;G06K17/00;G06T7/00;G06V20/62 |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李喆 |
| 地址: | 422800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两市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表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水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表输送线和测试系统,水表输送线的轨道上设置有多个水表托盘,所述水表托盘用于放置水表,所述水表输送线上依次设置有水表上线和扫描关联单元、第一无线屏蔽单元、第一视觉检测单元、静态电流测试单元、刷卡检测单元、机电转换单元、第二视觉检测单元、第二无线屏蔽单元、第三视觉检测单元、水表下线单元,所述测试系统与各单元电连接;所述水表上线和扫描关联单元设置有条码读取器,每个所述水表上均预设有条码,每个所述水表托盘上均设置有RFID芯片卡,每个单元均设置有RFID读卡器;
所述水表托盘设置有托盘座、水表槽和多个通信端子,所述通信端子均匀设置在所述托盘座的前端两侧,所述水表槽内用于放置所述水表,所述水表槽的形状与所述水表适配,所述水表具有多个外接端口,所述通信端子与所述水表的外接端口连通,所述水表槽及托盘座的前后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与所述水表的通水口形状适配,所述水表托盘的底部开设有四个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无线屏蔽单元均设置有阻挡机构、屏蔽机架、屏蔽箱罩、导电密封条、屏蔽箱罩气缸、屏蔽箱体、移载机构、屏蔽单元端子对接机构和屏蔽单元控制器;所述屏蔽机架设置在所述水表输送线中,所述屏蔽机架将所述水表输送线隔断,所述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屏蔽机架的顶部,所述屏蔽箱体设置在所述屏蔽机架的中部,所述屏蔽箱体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屏蔽箱罩气缸,所述屏蔽箱体的顶部开口边缘设置有所述导电密封条,所述屏蔽箱罩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屏蔽箱体的顶部,所述屏蔽箱罩气缸的伸缩杆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屏蔽箱罩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单元端子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屏蔽箱体内部,所述屏蔽箱体的底面设置有四个定位导柱与所述水表托盘的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屏蔽单元端子对接机构与所述屏蔽单元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单轴机器人,所述单轴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屏蔽机架的顶部,所述单轴机器人的滑台上朝下固定设置有一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一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底部均设置有气动夹爪,所述升降气缸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均穿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视觉检测单元均设置有阻挡机构、顶升机构、视觉检测箱体、视觉检测导向杆、检测平台板、无影光源、CCD检测器、视觉单元端子对接机构和视觉单元控制器,所述视觉检测箱体设置在所述水表输送线的一侧,所述视觉单元端子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视觉检测箱体的第一层,所述视觉检测箱体的第二层设置有所述检测平台板,所述视觉检测导向杆固定穿设在所述检测平台板上,所述检测平台板的中心开设有检测通孔,所述检测通孔设置在所述水表输送线的正上方,所述CCD检测器通过一支架安装在所述视觉检测导向杆上,所述CCD检测器位于所述检测通孔的正上方,所述无影光源环绕所述检测通孔设置在所述检测平台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电流测试单元设置有阻挡机构、顶升机构、电流测试箱、精密直流电源、电流单元端子对接机构和电流单元控制器,所述电流测试箱设置在所述水表输送线的一侧,所述电流单元端子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流测试箱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卡检测单元设置阻挡机构、顶升机构、刷卡框架、刷卡轨道、刷卡气缸、刷卡臂、卡座和刷卡控制器,所述刷卡轨道固定设置在所述刷卡框架的顶面,所述刷卡臂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刷卡轨道上,所述刷卡气缸设置在所述刷卡框架的顶面,所述刷卡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刷卡臂,所述卡座通过弹簧设置在所述刷卡臂的前端,所述卡座用于模拟水卡的放入或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8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显著性的多模态小样本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