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8882.1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质毅;荀德中;马潇;王贺;夏永吉;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00 | 分类号: | B44C1/00;C09D175/14;C09D5/20;C09D7/65;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建筑 彩绘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表面处理:对待绘制面进行清洁,并调整粗糙度,使之符合背景色涂层的附着要求;
步骤2,涂刷背景色:选择能牢固粘附在待绘制面上的涂料作为背景色涂料,将涂料颜色调配为彩绘画面的背景色,并涂刷在待绘制面上形成背景色涂层;
步骤3,铺显影剥离层:待背景色涂层完全干燥,调配白色的可剥离涂料,涂刷在背景色涂层上,形成显影剥离层;
步骤4,刻制底稿:待显影剥离层完全干燥,将待绘制的图案投影到待绘制面上,在显影剥离层上刻出待绘制的图案的轮廓,并根据图案各区域颜色的不同分区域剥离掉各区域内的显影剥离层;
步骤5,上色:在背景色涂层上被剥离掉显影剥离层的区域内进行上色;
步骤6,除显影剥离层:待上色的颜料完全干燥,揭去所有残留的显影剥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彩绘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在整个建筑彩绘上涂刷防紫外透明罩面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5.1:在背景色涂层上全部被剥离掉显影剥离层的区域内涂刷白色颜料,形成上色底层,若背景色涂层为白色,则可不涂刷白色颜料,直接把背景色涂层当作上色底层;
步骤5.2:待上色底层完全干燥后,在上色底层上进行上色,用平涂和/或平喷的方式对纯色区域进行上色,用罩染和/或雾喷的方式对渐变色区域进行上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5.3:用丙烯颜料覆盖修补存在上色缺陷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根据工况不同选用不同设备将待绘制的图案投影到待绘制面上;
工况1:室内施工,使用投影仪将待绘制的图案投影到待绘制面上;
工况2:室外施工,使用激光笔和光栅将待绘制的图案投影到待绘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1.1:清除待绘制面上的毛刺、污渍、灰尘、及其它各种杂物;
步骤1.2:根据工况不同选择不同方式对待绘制面进行处理;
工况1:待绘制面为无机非金属材质,用环氧胶泥填补待绘制面上的凹坑及划痕;
工况2:待绘制面为金属材质或有机材质,用砂纸进行打磨,使待绘制面粗糙度符合背景色涂层的附着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用激光扫平仪在背景色涂层上被剥离掉显影剥离层的区域内投射网格线作为上色的辅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步骤3所述显影剥离层含以下组分:成膜树脂63-75重量份、防沉剂2-4重量份、增粘树脂3-5重量份,白色颜料17-2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3.1:取成膜树脂63-75重量份、防沉剂2-4重量份、增粘树脂3-5重量份,溶于100-300重量份的溶剂,然后加入白色颜料17-20重量份,混合均匀,即为白色的可剥离涂料;
步骤3.2:将步骤3.1的白色的可剥离涂料涂刷在背景色涂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建筑彩绘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3,步骤5、以及步骤7均应在施工现场气温高于10摄氏度、且比施工现场空气的露点温度高至少3摄氏度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8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