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放线架及放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8833.8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2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远;陈奕群;魏建明;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宏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67/02 | 分类号: | B65H67/02;B65H67/08;B65H51/22;B65H54/54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放线 方法 | ||
1.一种线缆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
定位轴(11),定位轴(11)上设置有绕线用的收卷辊(4),所述收卷辊(4)上开设有供定位轴(11)插入的定位孔;
线缆预留组件(3),预留线缆,在更换收卷辊(4)时释放线缆继续使用;
其中,所述线缆预留组件(3)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预留柱(31)、设置在相邻两预留柱(31)之间位于预留柱(31)一侧的定位辊(33)、沿预留柱(31)轴向方向活动设置在预留柱(31)上的绕线辊(32)以及驱动绕线辊(32)始终具有向远离定位辊(33)方向移动趋势的弹性件(3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11)与线缆预留组件(3)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夹紧线缆的夹紧组件(2),所述夹紧组件(2)包括上夹板(21)和下夹板(22),所述上夹板(21)上连接有带动上夹板(21)靠近或远离下夹板(22)从而夹紧线缆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23)和旋拧把手(24),所述固定板(23)位于上夹板(21)上方,固定板(23)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旋拧把手(24)由上至下穿过螺纹孔与上夹板(2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柱(3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定位柱(311),所述定位柱(311)上滑移连接有滑动块(312),所述滑动块(312)上设置有穿出预留柱(31)并于绕线辊(32)相连的连接杆(314),所述预留柱(31)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杆(314)滑移的滑动槽(315),所述弹性件(313)为绕设在定位柱(311)上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滑动块(312)相抵,另一端与预留柱(31)的内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辊(33)和绕线辊(32)的外周壁上均开设有供线缆搭放的环槽(321),所述定位辊(33)和绕线辊(32)外还设置有挡板(34),挡板(34)与环槽(321)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线缆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支板(12),所述定位轴(11)上固定套设有一端与支板(12)相抵的安装套(111),所述定位轴(11)上还活动套设有与安装套(111)相抵的锁紧套(112),所述锁紧套(112)的直径大于安装套(111)的直径,所述锁紧套(112)内径向连接有锁紧螺栓(113),收卷辊(4)转动套设在安装套(111)外并通过锁紧套(112)的锁紧实现轴向限位。
7.一种线缆放线方法,运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放线架进行放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S1、将放线完毕的收卷辊(4)从定位轴(11)上取下,并将线缆的端部环切使线缆端部的外壳剥离,末端电线外露;
S2、将绕有新线缆的收卷辊(4)放至定位轴(11)上,随后再将该线缆的头部环切将线缆头部的外壳剥离,使头部电线外露;
S3、将热缩套(5)穿过任意线缆的电线套在线缆外,再将两股电线交叉螺旋拧紧,从而实现两股电线的连接;
S4、将热缩套(5)移动至电线外,并通过加热热缩套(5),使热缩套(5)收缩将电线包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电线的连接过程具体为:
S3.1、将两股线缆的电线呈扇形水平铺开;
S3.2、将铺开后的电线交错交叉;
S3.3、以外露电线的中部为中心点分别旋拧两股电线的顶部,使之螺旋绕设在另一电线的根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S1和S2中,线缆的环切通过刻刀进行切除;S4中热缩套(5)的加热通过打火机点火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线缆放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套(5)为氟橡胶热缩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宏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宏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88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