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人ICU病房的患者供氧量自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7389.8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07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迟红丽;杨艳;倪婷;梁佳;张卉;王瑜;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16/12 | 分类号: | A61M16/12;A61M16/10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人 icu 病房 患者 供氧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成人ICU病房的患者供氧量自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外侧均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另一侧均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气囊左侧的第二齿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负电极,所述外壳的内壁顶端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第一正电极,所述气囊右侧的第二齿条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正电极,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第二负电极,所述气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本发明具备在输氧的过程中根据病人需氧量的大小自动调节氧气流量,且能够提高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混合效果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成人ICU病房的患者供氧量自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重症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或者手术后,机体内循环较差,好养量高,因此在术中或者术后需要输氧来辅助治疗,传统的医院供氧系统以软管连接氧气罐和氧气面罩,软管中间连接潮化瓶和氧气流量调节装置,这种流量调节装置需要手动控制氧气流量大小。
但是在术中或者术后,病人所需的氧气量是随时在变化的,不可能安排专人随时调节氧气流量,造成了实际治疗过程中,病人存在供氧不足或者供氧过量的问题,供氧不足不利于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的进程,供氧过量可能造成氧气中毒等不良后果,且病人在高压氧的环境下或者氧气浓度不能>70%,不然也可能造成氧气中毒,因此需要在氧气中混入一些CO2等其他气体,但是现有的装置容易导致气体混合不均匀的情况下就被患者吸入体内,影响康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人ICU病房的患者供氧量自调节装置,具备在输氧的过程中根据病人需氧量的大小自动调节氧气流量,且能够提高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混合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不方便根据病人需氧量的大小自动调节氧气流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输氧的过程中根据病人需氧量的大小自动调节氧气流量,且能够提高氧气和其他气体的混合效果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人ICU病房的患者供氧量自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外侧均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另一侧均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气囊左侧的第二齿条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负电极,所述外壳的内壁顶端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第一正电极,所述气囊右侧的第二齿条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正电极,所述外壳的内部通过弹簧固定安装有第二负电极,所述气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排气管,所述气囊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排气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
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套接有扇叶,所述第一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为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均固定套接有齿盘,所述齿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链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两侧均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外壳的底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左侧连接有第一进气管,所述外壳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进气管;
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内部顶端、底端均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调节箱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偏心杆,所述偏心杆的另一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外壳内部的隔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内环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第二齿条与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负电极、第一正电极、第二正电极、第二负电极均与电磁阀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7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设备
- 下一篇:废旧钒硅系制硫酸催化剂处置利用的工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