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管电极的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6163.6 | 申请日: | 2020-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李延梁;曾永彬;徐正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7/22 | 分类号: | B23H7/22;B23H7/3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极 电解 电火花 复合 切割 方法 | ||
1.一种利用管电极的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1)进行加工,该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1)为中空合金管,且其内腔被一纵向隔板分成通液流道(2)和通气流道(3)两部分;其中,通液流道(2)下端密封,通气流道(3)上端密封,通液流道(2)外侧开设阵列喷液孔(4),通气流道(3)外侧开设阵列喷气孔(10);阵列喷液孔(4)和阵列喷气孔(10)对称设置;
对工件(5)进行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加工时,电解液(8)由管电极(1)上端经通液流道(2)从侧面阵列喷液孔(4)喷出;空气由管电极(1)下端经通气流道(3)从侧面阵列喷气孔(10)喷出;管电极(1)做旋转运动,使得阵列喷液孔(4)和阵列喷气孔(10)交替转过端面加工间隙(11);
当通液流道(2)的阵列喷液孔(4)转到端面加工间隙中时,电解液(8)从阵列喷液孔(4)喷射到端面加工间隙(11)内,管电极(1)与工件(5)加工表面之间发生电解反应,进行电解切割加工,并去除电火花产生的重铸层;空气(9)从阵列喷气孔(10)喷射到切缝(12)中,吹去切缝(12)中的废旧电解液,减少杂散腐蚀;
当通气流道(3)的阵列喷气孔(10)转到端面加工间隙中时,空气(9)从阵列喷气孔(10)喷向端面加工间隙(11)内,快速吹走含有电解产物的电解液(8),并作为绝缘介质使管电极(1)与工件(5)加工表面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快速去除工件(5)材料,提高加工效率;电解液(8)从阵列喷液孔(4)喷射到切缝(12)中,使得管电极(1)与工件(5)侧壁发生电解反应,再次去除电火花产生的重铸层,提高加工质量;
整个加工过程中,管电极(1)高速旋转,使得电解液(8)和空气(9)交替喷向端面加工间隙(11)内,使得管电极(1)和工件(5)加工表面交替发生电解加工和电火花加工,实现了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管电极的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为铜钨合金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61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