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内窥镜及其天线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5193.5 | 申请日: | 2020-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段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H01Q1/22;H01Q1/27;C23C14/04;C23C1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刘静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窥镜 及其 天线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天线制备方法,该胶囊内窥镜包括:壳体,为封闭腔体,包括与镜头组件匹配的至少一个透明的端部外壳,以及与端部外壳配合的后壳;位于壳体内且相互电连接的内部功能组件、电路板和电池,电路板至少包括天线收发电路板;天线,集成于透明的端部外壳,设置于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天线收发电路板电连接。本发明的胶囊内窥镜通过将天线与胶囊内窥镜壳体的端部集成于一体,节省了天线占用的胶囊内窥镜的内部空间,为胶囊内窥镜的硬件添加、功能升级提供了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天线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胶囊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成熟,胶囊内窥镜也越来越多的投入临床使用中。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胶囊内窥镜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但是胶囊内窥镜的尺寸较小,结构复杂,内部集成的传感器以及各种电子元件种类繁多,缺乏添加功能硬件的空间。
传统的胶囊内窥镜一般都由端部外壳、后壳、电池、成像元件、无线模块以及天线等组成。其中,天线是胶囊内窥镜的一个关键部件,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内窥镜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能否及时有效地进行传输。为了提高天线的性能提供了多种不同材质,现有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形状以及不同安装方式的胶囊内窥镜天线。这些技术方案提升了胶囊内窥镜的无线性能,但是同时也提高了天线的加工复杂性,占据了大量胶囊内部空间,对胶囊内窥镜的功能增加需求的硬件添加十分不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天线制备方法,从而节省天线占用的胶囊内窥镜内部空间,为胶囊内窥镜的功能及硬件增加提供便利。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通过镜头组件进行图像采集,包括:
壳体,为封闭腔体,包括与所述镜头组件匹配的至少一个透明的端部外壳,以及与所述端部外壳配合的后壳;
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电性连接的内部功能组件、电路板和电池,所述电路板至少包括天线收发电路板;
天线,集成于透明的所述端部外壳,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并与所述天线收发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外壳包括镜头视角区和非镜头视角区,所述天线设置于所述端部外壳的所述镜头视角区和所述非镜头视角区中的至少一个区域,且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镜头视角区的部分为透明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的透明部为采用掩膜法物理沉积镀膜工艺制备的氧化铟锡薄膜;所述天线的厚度为80至130纳米,及/或所述天线的宽度为1至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为螺旋环形或螺旋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位于所述非镜头视角区的部分为透明部或非透明部。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与所述电路板通过天线连接片连接,所述天线连接片为弹性接触连接片。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连接片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天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连接片与天线连接的端部、与天线接触的一面还形成有安装槽,该安装槽与天线紧密嵌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照明电路板、图像采集及处理电路板、电源管理板以及无线收发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全部位于所述电池的同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胶囊内窥镜还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于所述胶囊内窥镜的远离镜头组件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的天线制备方法,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壳体包括与镜头组件匹配的至少一个透明的端部外壳,所述天线集成于所述端部外壳,其中,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天线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模具,所述模具与所述所述端部外壳的内壁共形,并且所述模具形成有所述天线形状的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