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车辆诊断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5023.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3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均;邓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广东普罗米修律师事务所 44615 | 代理人: | 黄利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 调整 方法 车辆 诊断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车辆诊断设备以及车辆诊断系统,在触控屏显示编码段的状态值对应的比特位组合中的比特位所对应的各类功能的控制参数,并且进一步显示对控制参数的说明信息。通过增加控制参数的说明信息的方式,为调整编码提供参考,提高了编码输入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的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车辆诊断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编码指示的是汽车的控制参数的集合,在将编码的状态值修改后输入给汽车,则会改变汽车内部的控制参数,例如:会在仪表盘显示一些之前未显示出的隐藏信息,或者改变某个部件的工作状态等等。一般在为车辆更换部件,为汽车做升级配置,或者检查汽车是否出故障等情况下,需要修改编码的状态值。
编码一般是诊断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从汽车内部获取,在诊断设备上做修改,并将修改后的编码的状态值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给汽车控制系统。在修改编码的状态值时,因为编码比较长,输入时出错率比较高。错误的编码的状态值输入到汽车控制系统的时候,容易出现车辆无法识别或导致车辆控制系统故障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编码调整方法,车辆诊断设备及系统,通过增加控制参数的说明信息的方式,为修改编码提供参考,提高了编码输入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并且有利于提高编码输入的正确率。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在第一显示区域显示所述编码的每个编码段的状态值的图标,在接收到用户对编码段的状态值的图标的选择指令时,被选中的编码段的状态值的图标显示的状态与未选中时呈现出不同。S102,在第二显示区域显示被选中的编码段的状态值所对应的比特位组合;S103,在第三显示区域显示编码段的状态值对应的比特位组合中的比特位所对应的各类功能的控制参数,其中至少一类功能有多种控制参数供选择,在所述第三显示区域显示有对所述控制参数的说明信息;S104,在接收到用户在所述第三显示区域选择了与之前不同的控制参数的修改指令时,或者在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比特位组合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比特位的修改指令时,或者在接收到用户修改了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所显示的编码的状态值的修改指令时,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以及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同步显示修改后的编码的状态值以及控制参数;S105,接收用户完成修改的指令,并将修改后的编码的状态值输出。
采用本申请中的编码修改方法,通过增加控制参数的说明信息的方式,为修改编码提供参考,不需要再到别的参考资料翻阅编码的说明信息,提供了方便友好的界面,提高了编码输入的便利性,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效率,并且有利于提高编码输入的正确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诊断设备,该诊断设备包括触控屏,控制器以及通信接口:所述触控屏包括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所述编码的每个编码段的状态值的图标,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用于显示被选中的编码段的状态值所对应的比特位组合,所述第三显示区域用于显示编码段的状态值所对应的比特位组合中的比特位所对应的各类功能的控制参数,其中至少一类功能有多种控制参数供选择,所述第三显示区域进一步用于显示对控制参数的说明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编码调整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包括车辆诊断设备和车,该车辆诊断设备采用第二方面中的车辆诊断设备,该车包括车轮,动力系统,电子控制器,以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车辆诊断设备的通信接口与所述车的通信接口对接;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为所述车轮提供驱动力,所述电子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将车的编码的状态值通过所述车的通信接口输出;所述车的通信接口,用于接收修改后的编码的状态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指令用于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编码调整方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50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