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4217.5 | 申请日: | 2020-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5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彭放;石志花;向庆忠;周榆峰;赵书华;石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学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教学 新能源 充电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教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端与升压调节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端与接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操作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该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通过采用充电桩提供的直流12V电源供电,经直流12V到24V升压调压器产生直流24V电源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和操作显示屏提供电源,同时通过CAN总线与充电桩进行通信,能够模拟动力电池BMS与充电桩的CAN总线应答机制,响应充电桩的请求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教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
背景技术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核心和突破口,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是新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推广应用与充电的便利快捷有着直接的关系。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是新能源汽车应用的基础设施,也是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在职业院校和社会运维机构的充电桩的应用教学和培训中,如果直接使用当前充电桩的典型应用装置作为教学装置,由于新能源汽车由真实电池构成,充入一定电量后需要为汽车放电,否则无法再充入电,在教学中使用不便,故提出一种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已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具备模拟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避免充电完成后还需放电的优点,解决了在职业院校和社会运维机构的充电桩的应用教学和培训中,如果直接使用当前充电桩的典型应用装置作为教学装置,由于新能源汽车由真实电池构成,充入一定电量后需要为汽车放电,否则无法再充入电,在教学中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模拟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避免充电完成后还需放电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新能源充电桩系统,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端与升压调节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双向信号连接,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端与接触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调节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升压调节器的输出端与操作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与电阻箱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阻箱的输出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操作显示屏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双向电连接,所述接触器的输出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双向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包括电源接口、信号接口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源接口通过导线升压调节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接口与模拟装置BMS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所述充电接口通过充电枪与接触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提供的直流12V电源经升压调压器产生直流24V电源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和操作显示屏提供电源,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选用西门子S7-1200 PLC通过第三方模块实现CANOPEN通讯功能。
优选的,所述操作显示屏选用西门子SMART-LINE-700触摸,所述操作显示屏显示的内容包括应答报文说明、指示参数、操作控制、参数设置和故障显示。
优选的,所述应答报文说明为工作阶段、报文方向、报文代码、应答报文说明优先级、报文长度和报文含义等,所述指示参数为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时间、最高电池温度、最低电池温度、电池单体最高电压和单体最低电压等。
优选的,所述操作控制为手自动转换开关、启动/停止充电按钮和CAN总线通信使能按钮等等,所述参数设置为电动汽车类型、待充电电压、充电电池、充电时间、充电容量和充电金额參数等等。
优选的,所述故障显示为CAN总线通信、充电电压故障、充电电流故障、电池温度过高/过低和接触器故障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学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学教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42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