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2852.X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5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梅;张景云;代永乐;唐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巷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声学 复合 水蒸气 透过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复合膜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水箱内部的顶部连接有排风扇,所述水箱内部的底部连接有加热棒,所述水箱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蒸汽筒,所述蒸汽筒顶部连接有筒盖,所述蒸汽筒内部的底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蒸汽筒通过支撑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部连接有检测棒,所述检测棒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侧连接有薄膜,所述框架外侧的两端均连接有卡箍。本发明将薄膜利用卡箍固定在框架的外侧,提高检测棒检测准确性的同时,简化薄膜的固定操作,同时蒸汽筒顶部的气阀可以控制筒内的气压,在气压过高时可以手动开启泄压,提高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膜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蒸气透过率包含了水蒸气透过量和水蒸气透过系数两个含义,这两个含义都可以用来表示水蒸气透过某种材料的能力,水蒸气透过量表示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水蒸气透过材料的重量,水蒸气透过率则是通过系数换算的水蒸气透过量的标准值,并对应标准单位,用于不同测试结果之间的比较。
市面上存在多种不同试验方法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但是这些装置普遍操作复杂,难以快速掌握操作方法,同时对于待测薄膜缺少有效的固定,既不便于多个薄膜进行更换,同时也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一端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水箱内部的顶部连接有排风扇,所述水箱内部的底部连接有加热棒,所述水箱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蒸汽筒,所述蒸汽筒顶部连接有筒盖,所述蒸汽筒内部的底部连接有支撑环,所述蒸汽筒通过支撑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中部连接有检测棒。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棒包括框架,所述框架顶部的中部连接有吊环,所述框架外侧连接有薄膜,所述框架外侧的两端均连接有卡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风扇外侧连接有电机支架,所述排风扇通过电机支架与水箱顶部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盖下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所述通过螺纹与蒸汽筒相连接,所述筒盖外侧在螺纹的上端连接有密封环,所述筒盖顶部连接有气阀,所述气阀一侧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箍两端开设有圆孔,所述卡箍在圆孔内连接有螺栓,所述卡箍两端通过螺栓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棒、排风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蒸汽筒和筒盖组成气密性良好的检测容器,在排风扇的带动下使水蒸气大量聚集蒸汽筒内,能够更好地与检测棒进行接触,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独立式的检测棒易于拆装,可以有效的固定薄膜,在保证薄膜连接紧密的同时,使的薄膜的固定连接更加高效便捷,简化薄膜的固定操作;在手动气阀的控制下,使得装置整体更加的安全可靠,当装置内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气阀进行泄压,既便于轻松的转开筒盖,也避免高温蒸汽在开启时造成操作人员烫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中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声学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性检测装置中蒸汽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巷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巷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2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