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气纯化系统及氮气纯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62149.9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汪郭春;姚俊;鲁晶;张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门环新(安庆)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B01D53/02;B01D53/86;B01D53/26;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气 纯化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单元、氧氮分离单元、氮气缓冲单元、加氢脱氧单元、氮气干燥单元和氮气储存单元;
所述氮氧分离单元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内设有分子筛,所述氮气缓冲单元包括氮气缓冲罐,所述加氢脱氧单元包括氢气储存罐和除氧塔,所述除氧塔内设有钯催化剂床层;
所述空气净化单元与吸附塔连通,所述吸附塔与氮气缓冲罐连通,所述氮气缓冲罐通过纯化管道与除氧塔连接,所述氢气储存罐与纯化管道连通;所述除氧塔与氮气干燥单元连通,所述氮气干燥单元与氮气存储单元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第一空气缓冲罐、除油器、空气干燥机、过滤器、催化净化器和第二空气缓冲罐;
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空气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空气缓冲罐的出气口通过第二管道与除油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除油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三管道与空气干燥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空气干燥机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道与过滤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五管道与催化净化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催化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第六管道与第二空气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干燥机包括第一空气干燥机和第二空气干燥机,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除油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空气干燥机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设有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的一端与第三管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七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空气干燥机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四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空气干燥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另一端与过滤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四管道的侧壁设有第八管道,所述第八管道的一端与第三管道侧壁连接,所述第八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空气干燥机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七管道上设有第七阀门,所述第八管道上设有第八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包括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所述第十七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空气缓冲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十七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吸附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十七管道上设有第九管道,所述第九管道的一端与第十七管道侧壁连接,所述第九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吸附塔的进气口连接;
所述第十七管道上设有第十七阀门,所述第九管道上设有第九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缓冲单元还包括粉尘过滤器,所述第一吸附塔上设有第十管道,所述第十管道的一端与第一吸附塔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十管道的另一端与氮气缓冲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十管道上设有第十一管道,所述第十一管道的一端与第十管道侧壁连接,所述第十一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吸附塔的出气口连接;
所述氮气缓冲罐上设有第十二管道,所述第十二管道的一端与氮气缓冲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十二管道的另一端与粉尘过滤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纯化管道的一端与粉尘过滤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纯化管道的另一端与除氧塔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氢气储存罐通过第十三管道与纯化管道侧壁连接,所述第十三管道上设有第十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干燥单元包括干燥机,所述除氧塔上设有第十四管道,所述第十四管道的一端与除氧塔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十四管道的另一端与干燥机的进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存储单元包括氮气存储罐,所述氮气存储罐上设有第十五管道,所述第十五管道的一端与冷冻干燥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十五管道的另一端与氮气存储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氮气存储罐的出气口设有第十六管道,所述第十六管道上设有第十六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门环新(安庆)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辉门环新(安庆)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21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低压蓄电池远程监控保护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热压螺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