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失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1777.5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秦龙;刘磊;王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0 | 分类号: | F01N11/00;F01N9/00;F02D41/14;F02P5/15;F02D37/02;F02D31/00;F02D41/02;F02D4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颗粒 捕集器 温度传感器 失效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失效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故障时,进入故障控制模式,首先立即提示故障并停止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控制;若故障没修复且车辆继续行驶里程大于设定行驶里程时,通过控制发动机运行参数降低颗粒捕集器的累碳量;若故障已修复且行驶时间大于设定复位时间时,颗粒捕集器的累碳量复位为0,进入正常控制模式。该方法可以在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故障时,避免误导驾驶员以及颗粒捕集器烧坏的风险,同时也避免累碳量过高出现堵塞,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失效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六排放标准中进一步加强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为了满足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的要求,大多数主机厂的技术路线是在排气系统中加装颗粒捕集器,颗粒捕集器可以捕捉汽车尾气中90%以上数量的颗粒。但是被捕捉到的颗粒物将附着在捕集器过滤体上,随着颗粒物的不断积累,发动机的排气阻力会不断增加,当颗粒捕集器被严重堵塞时,发动机排气系统背压上升,造成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也会恶化。
颗粒捕集器内会安装有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颗粒捕集器温度是衡量颗粒捕集器中累碳量的重要指标。温度越高则在颗粒物燃烧效果越好,累碳量越低;温度过低会造成颗粒物再生能力差,颗粒物累碳量较高;温度过高会存在烧坏颗粒物捕集器的风险。因此在颗粒物再生的控制过程中,颗粒捕集器温度的读取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CN110925065A公开了一种《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分级控制方法》,该方法在检测到捕集器碳载量过高时,可屏显或者语音提醒驾驶员尽可能高速行驶车辆一段时间,并有松加速踏板的动作,在高温和富氧条件下烧尽颗粒捕集器中积累的颗粒物。但是该专利没有提到如果颗粒捕集器的温度传感器出现失效时,可能会造成累碳量预估错误,可能导致错误提醒驾驶员累碳量过高,使驾驶员出现恐慌以及颗粒捕集器被烧坏;也可能导致累碳量已经过高了而没有及时提醒驾驶员,导致颗粒捕集器被严重堵塞,发动机排气系统背压上升,造成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失效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在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故障时,避免误导驾驶员以及颗粒捕集器烧坏的风险,同时也避免累碳量过高出现堵塞,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失效控制方法,当检测到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故障时,进入故障控制模式,首先立即提示故障并停止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控制;若故障没修复且车辆继续行驶里程大于设定行驶里程时,通过控制发动机运行参数降低颗粒捕集器的累碳量;若故障已修复且行驶时间大于设定复位时间时,颗粒捕集器的累碳量复位为0,进入正常控制模式;
当车辆继续行驶里程大于第一设定行驶里程且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行驶里程时,增大空燃比、增大点火效率、降低发动机最低转速和降低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的控制优先级依次递减,在没有其他控制指令控制空燃比时,优先选择增大空燃比,有其他控制指令控制空燃比且没有其他控制指令控制点火效率时,优先选择增大点火效率,依此规律依次选择降低发动机最低转速和降低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
进一步地,颗粒捕集器主动再生控制是指通过主动控制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来控制颗粒物的再生。
进一步地,当车辆继续行驶里程大于第二设定行驶里程且小于或等于第三设定行驶里程时,同时进行增大空燃比、增大点火效率和降低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
进一步地,当车辆继续行驶里程大于第三设定行驶里程时,强制进入怠速工况并提示驾驶员。
进一步地,增大空燃比时,增大后的空燃比为增大前的空燃比与空燃比修正系数的乘积,所述空燃比修正系数通过发动机实时转速和发动机水温标定得到。
进一步地,增大点火效率时,增大后的点火效率为增大前的点火效率与点火效率修正系数的乘积,所述点火效率修正系数通过发动机实时转速标定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7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