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安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1762.9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2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秦龙;刘磊;彭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安全 驾驶 智能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车辆安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系统控制器、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油门信号单元、车速信号单元和动力域控制系统;疲劳驾驶监测系统输出驾驶员疲劳强度信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输出方向盘转角信号、油门信号单元输出油门开度信号、车速信号单元输出车速信号至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根据输入的各种信号进行疲劳等级判断,并根据疲劳等级输出相应指令至动力域控制系统;系统控制器根据疲劳强度和方向盘转角变化率通过模糊控制发出车辆动力扭矩限值给动力域控制系统,动力域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动力扭矩限值控制车辆。本发明有效提高车内安全和车外生命体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车辆安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相关统计,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目前公开了很多低成本或高技术检测手段的疲劳检测方法,只有车辆驾驶辅助控制系统配合疲劳检测系统才能够减少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在检测到驾驶员疲劳驾驶后,通过驾驶辅助系统对车辆的控制实现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公开专利CN105857075A《汽车疲劳驾驶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将疲劳强度划分四个等级,无疲劳驾驶、轻度疲劳驾驶、中度疲劳驾驶和重度疲劳驾驶。针对不同疲劳强度不同程度限制油门开度,并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车速对轻度疲劳驾驶油门开度进行修正。这种控制方法确实能够提高汽车疲劳驾驶的防护程度,但控制策略并不能达到精确控制的要求,针对越来越复杂的驾驶情况,目前的疲劳驾驶安全方法的方法需要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根据疲劳驾驶情况精确控制驾驶车辆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安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安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系统控制器、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油门信号单元、车速信号单元和动力域控制系统;
所述疲劳驾驶监测系统输出驾驶员疲劳强度信号、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输出方向盘转角信号、油门信号单元输出油门开度信号、车速信号单元输出车速信号至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根据输入的各种信号进行疲劳等级判断,并根据疲劳等级输出相应指令至动力域控制系统;
所述疲劳等级分为无疲劳强度、第一级疲劳强度和第二级疲劳强度;
当疲劳等级为第一级疲劳等级时,系统控制器根据第一级疲劳强度和方向盘转角变化率通过模糊控制发出车辆动力扭矩限值给动力域控制系统,动力域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动力扭矩限值控制车辆。
进一步的还包括影音娱乐域控制系统;所述影音娱乐域控制系统与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系统控制器发送的车内语音提示信号。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身域控制系统;所述车身域控制系统与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系统控制器发送的车灯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盘域控制系统;所述底盘域控制系统与系统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系统控制器发送的刹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控制器、疲劳驾驶监测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油门信号单元、车速信号单元、动力域控制系统、影音娱乐域控制系统、车身域控制系统和底盘域控制系统之间通过CAN通信或是通过车载以太网交互。
一种车辆安全驾驶智能控制系统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驾驶员疲劳强度信号,根据驾驶员疲劳强度判断疲劳等级,并根据疲劳等级输出相应动作:
当判断为无疲劳驾驶时,系统控制器不做任何安全辅助处理;
当判断为第一级疲劳驾驶时,系统控制器根据第一级疲劳强度和方向盘转角变化率通过模糊控制发出车辆动力扭矩限值给动力域控制系统,动力域控制系统根据车辆动力扭矩限值控制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喷汽油机发动机起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汽车颗粒捕集器温度传感器失效控制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