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铝蜂窝板吊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61101.6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昊;刘伯红;张千坤;马学艳;李虎成;汤文源;刘茂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9/20 | 分类号: | E04B9/20;E04B9/18;E04B9/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正南创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60 | 代理人: | 杨丽萍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角度 蜂窝 板吊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铝蜂窝板吊接结构,包括墙体,墙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盒,调节盒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拉杆,拉杆的内侧贯穿至调节盒的内部,拉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弹簧的外侧与调节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拉杆的顶部且位于调节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调节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块,传动块的底部贯穿至调节盒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销轴一,销轴一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二,销轴二的底部设置有窝板本体。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铝蜂窝板外层的金属面板之间的角度不可以调整,很大的局限了房屋建设的多样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蜂窝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铝蜂窝板吊接结构。
背景技术
铝蜂窝板,适用于民用建筑、车船装饰等。是航空、航天材料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整个加工过程全部在现代化工厂完成,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因铝皮和蜂窝间的高热传导值,内外铝皮的热胀冷缩同步;蜂窝铝皮上有小孔,使板内气体可以自由流动;可滑动安装扣系统在热胀冷缩时不会引起结构变形。
在民用建筑中需要用到铝蜂窝板,但现有的铝蜂窝板外层的金属面板之间的角度不可以调整,很大的局限了房屋建设的多样性,降低了铝蜂窝板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铝蜂窝板吊接结构,具备可以调节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铝蜂窝板外层的金属面板之间的角度不可以调整,很大的局限了房屋建设的多样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角度的铝蜂窝板吊接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盒,所述调节盒的两侧均贯穿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内侧贯穿至调节盒的内部,所述拉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与调节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顶部且位于调节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调节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底部贯穿至调节盒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销轴一,所述销轴一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二,所述销轴二的底部设置有窝板本体,所述窝板本体的内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配合拉杆使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调节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部与窝板本体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调节盒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顶部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窝板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所述销轴二的底部滑动连接在滑轨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拉杆的内侧且位于调节盒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拉杆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传动杆带动销轴二向外侧移动,达到可以调节角度的效果,增强了铝蜂窝板的实用性,便于使用,该可调节角度的铝蜂窝板吊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铝蜂窝板外层的金属面板之间的角度不可以调整,很大的局限了房屋建设的多样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圆盘的设置,能够使拉杆更加稳定的向外侧移动,同时方便拉动拉杆,加大了的便捷。
3、本发明通过拉簧的设置,能够使调节盒与窝板本体之间更加稳定,防止出现掉落的现象,同时起到了减震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块更加流畅的在调节盒的内部滑动,减少了滑块与调节盒之间的摩擦,延长了滑块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滑块起到了限位的效果。
5、本发明通过滑轨的设置,能够使销轴二更加流畅的在窝板本体的顶部移动,防止出现偏移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顶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1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