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进给的电焊条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60806.6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给 焊条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进给的电焊条夹持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下侧左端壁上设有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三按钮,所述机壳内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上端壁内设有下端开口与所述移动腔连通的容纳腔,所述机壳内设有驱动腔,所述容纳腔前端壁内设有开启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可将电焊条向下压,所述驱动腔下端壁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移动腔内设有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内设有左端开口与外界连通的进给腔,所述旋转套下端设有连通所述进给腔的下料腔,所述旋转套内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设有两个可将电焊条固定的固定块,所述固定腔中间右端壁设有接电头,所述接电头与外界电源连接有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焊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上料进给的电焊条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焊接时往往需要使用电焊条,然而在焊接时需要在电焊条使用光时进行更换,但是在焊接时,有时会在高空或者别的不容易存放和更换电焊条的环境,目前人们往往是通过专门的袋子带着电焊条,但是这样一方面使得电焊条的携带较为繁琐,另一方面在更换时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进给的电焊条夹持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自动上料进给的电焊条夹持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下侧左端壁上设有第一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三按钮,所述机壳内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上端壁内设有下端开口与所述移动腔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端壁与外界连通,所述移动腔右端壁内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下端壁内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下端壁内设有驱动腔,所述容纳腔前端壁内设有开启腔,所述容纳腔、所述连接腔、所述开启腔、以及所述移动腔之内设有入料机构,所,控制腔、所述驱动腔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移动腔之内设有装夹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所述容纳腔内设有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可将电焊条向下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所述驱动腔下端壁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动力,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所述移动腔内设有的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内设有左端开口与外界连通的进给腔,所述旋转套下端设有连通所述进给腔的下料腔,所述旋转套内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设有两个可将电焊条固定的固定块,所述固定腔中间右端壁设有接电头,所述接电头与外界电源连接有电线。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所述开启腔前端壁转动连接的后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下料板,所述旋转轴前端与所述开启腔前端壁连接设有开门弹簧,所述旋转套内设有的下料腔能够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所述驱动电机动力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滑动连接有上端位于所述控制腔内的滑动轴套,所述第三驱动摩擦轮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磁板,所述磁板下端面与所述控制腔下端壁连接设有控制弹簧,所述控制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滑动轴套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摩擦轮、第二驱动摩擦轮和第三驱动摩擦轮,所述驱动腔下端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卷绕轴,所述第一卷绕轴上端固定连接有低速摩擦轮,所述第一卷绕轴下端固定连接有中速摩擦轮,所述第一卷绕轴下端固定连接有高速摩擦轮,所述驱动腔下端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卷绕轴,所述第二卷绕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摩擦轮啮合的传动摩擦轮,所述第二卷绕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缠绕于所述旋转轴前端的固定绳,所述驱动腔下端壁转动连接有第三卷绕轴,所述第三卷绕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驱动摩擦轮啮合的从动摩擦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