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及电梯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0391.2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琦;韩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玉琦;韩沛文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0;B66B11/02;B66B11/04;B66B7/00;B66B7/02;B66B17/12;B66B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方法 | ||
一种电梯及电梯控制方法,包括轿厢和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立柱、钢架结构和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钢架结构固定于所述电梯顶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架结构上;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立柱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式井道结构的电梯及电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梯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钢丝绳驱动、液压驱动、齿轮齿条驱动、链轮链条驱动等几种形式。
钢丝绳驱动电梯是一种以电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曳引钢丝绳和轿厢连接,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为保证钢丝绳与曳引轮绳槽之间的摩擦力足以驱动轿厢升降,往往需将曳引轮外部包裹一层摩擦力极大的材料,但由于曳引轮处于长期承重的状态,对于曳引轮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传统电梯采用固定配重平衡负载的重量,起定量平衡作用,只能平衡负载的部份重量,当电梯满载、轻载时,驱动力较大,能耗较大,同时轿箱采用钢丝绳与曳引轮摩擦传动的原理,即曳引轮与钢丝绳的摩擦力驱动轿厢,若钢丝绳与曳引轮摩损,摩擦系数减少,摩擦力减少,曳引钢丝绳打滑,轿箱容易产生蹾底或冲顶事故,安全可靠性差。
专利号为20182104355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负载自动平衡电梯,包括在电梯井内升降的轿厢、安装于电梯井井道顶部的曳引机、曳引钢丝绳、配重块和电控系统,所述曳引钢丝绳两端分别与轿厢和配重块连接,所述曳引钢丝绳置于曳引机的曳引轮绳槽内,所述电控系统控制曳引机转动从而带动曳引钢丝绳牵引轿厢升降,所述电梯还包括用于电梯负载自动平衡的配重系统,所述配重系统包括十字链条、十字链条驱动机构和重量控制器,所述重量控制器与十字链条驱动机构电连接,所述十字链条和十字链条驱动机构啮合连接,所述曳引钢丝绳与轿厢连接后再与重量控制器连接,当电梯负载不平衡时,所述重量控制器通过曳引钢丝绳对其的牵引控制十字链条驱动机构转动,从而驱动十字链条移动,直至电梯负载平衡。
本发明人发现,上述公开的电梯技术方案利用曳引轮加多股钢丝绳传动,通过曳引轮拉动钢丝绳来达到提升轿厢的目的,结构比较复杂,造价昂贵。对于安装位置要求限制较大,电梯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易出现钢丝绳打滑现象,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在原多层楼房的电梯加装中,由于这种加装在室外的电梯的井道为封闭式,会影响住户的采光和通风,特别会招至低层住户的反对,导致为多层住宅楼加装室外电梯的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链轮链条传动、开放式井道结构及隐藏式配重设计的电梯及电梯控制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包括轿厢和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包括立柱、钢架结构和动力装置;其中,所述钢架结构固定于所述电梯顶部,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钢架结构上;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立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设有重量平衡装置,所述重量平衡装置包括导轮、钢丝绳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通过所述钢丝绳和导轮与所述轿厢连接,用于平衡所述轿厢和部分负载的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带变频器和编码器的电机减速机(或伺服电机)、所述变频器和编码器用于改变电机的转速来控制电梯的升降速度;其中,所述电机减速机上设有两根输出轴,且所述两根输出轴转速相同,方向相反;所述动力装置中设置有与所述两根输出轴相连的两个链轮和两根链条,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两根输出轴同时工作,使得所述两根输出轴同时驱动所述两根链条和两个链轮带动所述轿厢和配重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电梯设有2个立柱和2个配重块,所述2个配重块分别安装在所述2个立柱内。
优选地,所述电梯设有四个立柱和4个配重块,所述四个配重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四个立柱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设有井道,所述电梯井道的底层由四个工作面组成,其中三个工作面设有井道护栏,用于防止行人误入井道内,其余一个工作面设有电动栅栏升降门,用于乘坐电梯的人进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玉琦;韩沛文,未经韩玉琦;韩沛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式比例调节阀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沉积物剖面间隙水原位快速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