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套管、应用该套管的监测系统及污水渗漏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0385.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卿;史晓忠;王海潮;黄毅;胡爱文;雷文江;张明敢;王伟;周正;王玥;鲁行者;吴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M3/04;G01N33/18;F17D5/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套管 应用 监测 系统 污水 渗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套管、应用该套管的监测系统及污水渗漏监测方法,适用于大管径、大流量污水管网的监测工作,监测同事,无需断水。技术方案包括锥头,用于插入地下,锥头的尖端朝向地下;加长管,可拆卸连接于锥头顶部,顶部封闭管,可拆卸连接于加长管背离锥头一端,锥头内腔、加长管内腔和顶部封闭管内腔均连通,且装配式套管的外壁设有允许渗水的透水孔;在套管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测量渗入装配式套管内的水位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断水状态下监测大口径污水管渗漏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管线测绘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得到了飞速地增长,但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塌陷、破损、渗漏等结构性缺陷频出,进而引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与道路恶性事故的发生。
为排除隐患,保证排水设施的安全运行,相关部门已制定了明确的要求。根据我国住建部发布的《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2012的要求,管道结构性的普查一般周期为5-10年、管道的功能性普查周期为1-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建城〔2018〕104号)、和《江苏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苏政办发[2018]106号)都对城市污水管网的普查与运营维护提出了排查周期为5-10年的管网长效管理机制。
目前污水管道的结构性与功能性检测主要采用CCTV视频检测和声呐检测两种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CCTV视频检测需要对管道进行封堵、抽水、设置临时排水管等工序,声呐检测也存在检测范围小、分辨率不足、缺陷判别有误差等缺陷。对于下游大管径、大流量(无法封堵)的管道检测,上述两种常规方法均无法胜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套管,适用于大管径、大流量污水管网的监测工作,监测同事,无需断水。技术方案包括锥头,用于插入地下,锥头的尖端朝向地下;加长管,可拆卸连接于锥头顶部,顶部封闭管,可拆卸连接于加长管背离锥头一端,锥头内腔、加长管内腔和顶部封闭管内腔均连通,且装配式套管的外壁设有允许渗水的透水孔;在套管内设有传感器,传感器用于测量渗入装配式套管内的水位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与套管内壁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顶部设有电源线接头、信息传输线接头和抽水管,电源线接头上引出有电源线,信息传输线接头上引出有信息传输线,电源线、信息传输线均从顶部封闭管处穿出。
进一步地,电源线和信息传输线将所有的传感器串联。
进一步地,传感器上设有配重物,传感器、配重物沉在套管底部,传感器测得液面与套管底部之间的距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系统,应用有上述的装配式套管,监测结构包括若干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处设有检测孔,装配式套管伸入检测孔中,监测点沿外界污水管道的两侧线性排列,每个监测点处设置传感器,传感器的信号输出至电脑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监测方法,应用了上述的装配式套管、监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沿污水管道走向,在污水管道两侧设置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处钻孔、安置至少一根装配式套管;将传感器、配重物连接后,放入装配式套管中,并将装配式套管顶部封闭管封闭;对安装完成的监测孔进行编号,利用GNSS采集平面及高程信息,生成排水设施监测系统孔位布置图,存储在电脑终端,进行实时监控。
进一步地,按照检测点所钻孔的深度、组装装配式套管,装配式套管的轴向深度取决于待监测点处的污水管下沉深度,装配式套管的套管底端深于污水管底至少一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3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