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60177.7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永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8 | 分类号: | F16L47/08;F16J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6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缠绕 结构 管用 密封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相互连接的密封部和锁紧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锁紧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并列的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密封部内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方设有多个空心孔结构;所述锁紧部上设有并列的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且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之间形成一沟槽。本发明该密封圈在生产时将其嵌入到管材的承口处,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且设有第一锁紧块与第二锁紧块,使得两根管体的连接十分牢固;通过设置空心孔结构,可以省材料,同时可以增加密封圈的变形量,由于设置了倒角可以防止密封圈因过度移动而遭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热态缠绕结构壁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热态缠绕结构管一般采用电热熔连接,这种连接方法,优点是牢固,熔接后,一根管子的承口与另一根管子的插口熔为一体。但这种连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丶施工时间长,例如直径1米的管子施工时间要45分钟到60分钟;二丶有水的工地无法施工。这造成了热态缠绕管施工周期长,费用高。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材的密封性是保证管路运行良好的关键点,而管材与管材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最能体现整体的质量。而目前的缠绕结构壁管材通常的问题是密封效果不好,经常出现密封圈安装麻烦,密封圈容易丢失,发生断裂现象,且密封效果不佳等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但具有极佳密封效果,安装方便,而且不易发生断裂的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之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相互连接的密封部和锁紧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锁紧部为一体结构;所述密封部上设置有并列的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密封部内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下方设有多个空心孔结构;所述锁紧部上设有并列的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且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之间形成一沟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锁紧块的下方设有一折叠沟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截面均为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密封部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环下方的端角设置为倒角。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EPD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该密封圈在生产时将其嵌入到管材的承口处,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且设有第一锁紧块与第二锁紧块,在管体的承口结构在塑料热态缠绕成型过程中,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挤压到的第一锁紧块与第二锁紧块以及二者形成的沟槽中,冷却后形成了塑料构成的燕尾槽结构,使得两根管体的连接十分牢固;通过设置空心孔结构,可以省材料,同时可以增加密封圈的变形量,由于设置了倒角可以防止密封圈因过度移动而遭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塑料热态缠绕结构壁管用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301、第一密封环;302、第二密封环;303、第一锁紧块;304、第二锁紧块;305、折叠沟槽;306、空心孔结构;307、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永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永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60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