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9901.4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1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涛;刘辉;王云财;彭玉明;衣样;韩柠;王伟;杨伟光;董炀;李敬一;李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66;H04B1/74;H01Q1/20;H01Q1/22;H01Q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天体 着陆 探测 小型化 数据 记录 发射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与探测器连接且具有容纳空间的缓冲模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有效载荷,所述有效载荷包括通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电源模块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探测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探测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号并储存;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包括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和第二无线传输装置,所述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用于接收第二数据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基于所述第二数据信号通过所述电源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装置的开关状态;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发送至外部飞行器,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包括通信连接的第一数据回传设备和第二数据回传设备;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设备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部,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设备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数据回传设备包括检测装置和多个全向天线球,多个所述全向天线球通过弹射装置均匀设置于所述缓冲模块周侧;所述弹射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设备的工作状态,当所述第一数据回传设备故障时,所述弹射装置将多个所述全向天线球弹射至所述缓冲模块外部,所述全向天线球用于发射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外部飞行器能够发出用于搜索探测器的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并接收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当所述第一无线传输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二数据信号后,所述数据管理模块控制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开启,以使得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将所述第一数据信号回传至外部飞行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装置,所述第一电源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机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机构包括折扇式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板,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够绕中心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装置还包括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于所述中心轴内部;所述防尘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折扇式连接的多个太阳能板上方的第一防尘构件和第二防尘构件,所述第一防尘构件和所述第二防尘构件上固定有防尘膜;所述第一防尘构件具有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防尘构件具有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依次套设于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通过转动使所述第一防尘构件、所述第二防尘构件上下相互分开或相互叠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紧密配合的第一卡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间隙配合的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下分布;所述第一卡合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铰接的第一固定段;所述第二防尘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铰接的第二固定段,所述旋转轴可通过沿轴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段绕其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铰接部旋转、所述第二固定段绕其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铰接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源装置,所述第二电源装置包括蓄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外天体着陆探测的小型化数据记录与发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模块包括至少两层壳体,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壳体之间填充有至少两种不同硬度的缓冲材料叠加构成的缓冲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与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9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模型的联合训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针对隐私数据进行安全运算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