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部吊装的多功能污物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9879.3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1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崔婧美;范青杨;常学德;胡易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5/00 | 分类号: | B61D3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装 多功能 污物 | ||
一种端部吊装的多功能污物箱,包括污物箱体、骨架、灰水箱、中转箱、加热装置、电控箱、吊装支架。所述污物箱体一端并排安装灰水箱和中转箱,污物箱体另一端设置电控箱。所述灰水箱进污口连接收集卫生间和洗面间洗池灰水以及电热开水器排出废水的灰水管路,灰水箱排污口通过排污管路及排泄阀连接中转箱进污口,所述中转箱进污口支管连接收集便器内污物的管路和管夹阀,所述中转箱排污口通过排污管路及管夹阀连接污物箱体,所述中转箱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集便系统喷射器,本发明实现与车体设备舱底板可调整连接的功能;污物箱体上安装加热装置、温控装置来保证污物箱体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车辆给水卫生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部吊装的多功能污物箱。
背景技术
动车组污物箱是一种存储容器,与集便系统配套使用,用来收集并存储集便器传送过来的污物,目前,动车组污物箱通常安装在车下设备舱内,为保证设备舱底板的安装,污物箱需在箱体两侧加装与车体宽度同长的吊梁,吊梁不仅增加污物箱的重量,而且安装后不易调整;污物箱体上部四角伸出悬吊臂,水箱通过吊臂与车体边梁连接,采用边梁吊装不仅占据空间大而且重量大,为满足吊装强度吊臂需进行补强,四个吊臂重量通常大于50kg;枕内安装的污物箱由于便器到污物箱的距离较远,导致排污管路过长容易堵塞,采用真空箱体保证抽吸能力,真空箱体重量大于常压箱体的重量,枕内安装的污物箱由于空间位置限制,不利于集成灰水箱时灰水管路的布置,污物箱和灰水箱一般分开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端部吊装多功能污物箱,缩短箱体和便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解决排污管路过长导致的堵塞问题,并且将污物箱与灰水箱、中装箱、加热装置集成一体,实现多功能,减轻重量,保证污物箱在低温下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端部吊装的多功能污物箱,包括污物箱体、骨架、灰水箱、中转箱、加热装置、电控箱、吊装支架。所述污物箱体一端并排安装灰水箱和中转箱,污物箱体另一端设置电控箱。所述灰水箱进污口连接收集卫生间和洗面间洗池灰水以及电热开水器排出废水的灰水管路,灰水箱排污口通过排污管路及排泄阀连接中转箱进污口,所述中转箱进污口支管连接收集便器内污物的管路和管夹阀,所述中转箱排污口通过排污管路及管夹阀连接污物箱体,所述中转箱通过抽真空管路连接集便系统喷射器。所述灰水箱、中转箱和污物箱体内都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电控箱连接管路上的阀体、液位传感器,并与集便系统DTC控制器相连,电控箱将液位传感器的信息传送到集便系统DTC控制器,所述DTC控制器通过控制排泄阀和管夹阀的打开或关闭来控制管路通断,电控箱还设有连接列车微机控制监视系统的接口,用于向列车微机控制监视系统传递信息。所述吊装支架设置在污物箱体上侧,与污物箱体固定连接。卫生间和洗面间洗池灰水以及电热开水器排出废水先流入灰水箱,灰水箱内液面达到一定高度后流入中转箱,集便器内污物也排入中转箱,集便器内污物和灰水箱内灰水间隔开分别排入中转箱,中转箱内液面到达一定高度或者排污次数达到预定的数值,污物从中转箱流入污物箱。
所述端部吊装多功能污物箱还包括增加强度的骨架,所述骨架为中空型材组成,固定连接在所述污物箱体外侧,骨架与污物箱体固定连接,保证污物箱体的强度,骨架上设置减重工艺孔减轻车体重量。
所述端部吊装多功能污物箱还包括滑道,所述滑道设置在污物箱体下侧的骨架上,与骨架固定连接,用于与设备舱底板安装,滑道配合留有配合余量,便于调整。
所述端部吊装多功能污物箱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安装在污物箱体下侧,与污物箱体固定连接,保证在低温条件下污物箱可以正常使用,所述加热装置设置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电控箱,实时控制加热状态。
所述端部吊装多功能污物箱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吊装支架通过所述加强板和污物箱体固定连接,加强板上设置减重工艺孔,同时吊装支架两侧与骨架相连,增加吊装支架的强度。
所述端部吊装多功能污物箱还包括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设置在灰水箱和污物箱体下侧,保证动车组故障状态下在线路上长时间停车时箱体能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