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山区泥石流路段自动警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9441.5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6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玉 |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E01F9/40;E01F9/615;E01F9/669;G08G1/095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 地址: | 238076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山区 泥石流 路段 自动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路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山区泥石流路段自动警示装置,针对现有的对泥石流检测技术手段复杂推广范围有限并且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看守等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设置在泥石流路段前后的警示箱以及固定在靠近山边的C型钢立柱,所述C型钢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开口朝向路中间的横梁管,所述横梁管的内部靠近开口处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横梁管的下表面靠近滑块的下表面开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矩形缺口,且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有C形挡土板,所述滑块远离路面的一端固定有滑动顶杆。本发明结构新型,抗自然灾害能力强,修复能力强,维护成本低能够自动预警,预警速度快且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山区泥石流路段自动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山区公路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路堑高边坡,其边坡稳定性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即使高边坡都设置了多种防护设施,但遇到大强度降雨后仍可能产生滑坡危害。因此,需要对公路土质高边坡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在边坡失稳前及时做出预警响应。
目前,现有技术多是对边坡表面变形量进行监测,但这种监测方法需要获取土层结构参数和土体参数,通过设置边坡变形及其变化率的阈值实现预警,其阈值的设置形式单一,直接影响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阈值在预警系统中难以适应各种土质边坡而准确地得到,因此就造成现有的土质边坡滑坡预警系统的预警准确性低,经常产生误差,从而浪费人力和财力。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对泥石流检测技术手段复杂推广范围有限并且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看守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山区泥石流路段自动警示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山区泥石流路段自动警示装置,包括设置在泥石流路段前后的警示箱以及固定在靠近山边的C型钢立柱,所述C型钢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开口朝向路中间的横梁管,所述横梁管的内部靠近开口处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横梁管的下表面靠近滑块的下表面开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矩形缺口,且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有C形挡土板,所述滑块远离路面的一端固定有滑动顶杆,且滑动顶杆的上表面端部固定有绝缘板,所述横梁管的顶端和底端靠近绝缘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嵌装有开口相对的导向桶和底桶,所述导向桶和底桶的内部靠近开口处均滑动连接有内滑杆,且两个内滑杆与桶底之间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内滑杆的外壁分别固定有触头一和触头二,且滑动顶杆的侧面靠近端部固定有勾刀,所述横梁管的底部固定有与勾刀相适配的保险丝。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横梁管靠近开口的一端固定有截面呈M形结构的护栏,且C形挡土板的结构与护栏下半部分的结构相似且吻合。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块远离滑动顶杆的一端开有弹簧槽,且弹簧槽的槽底与护栏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块的上下表面靠近四角处均开有球形槽,且球形槽内均嵌装有滚珠。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护栏的底端平板上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条形缺口,且C形挡土板的下表面靠近条形缺口的中间均固定有导向柱,导向柱的外壁套接有金属管。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横梁管的内部靠近中部固定有与滑动顶杆外径相适配的导向卡板,导向卡板的中间开有与滑动顶杆外径相适配的插孔。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横梁管的底部靠近保险丝的两端均固定有接线柱,且接线柱靠近保险丝的一侧设有与保险丝直径相适配的通孔。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警示箱中包括红灯、报警器、电源和绿灯,绿灯和保险丝串联为A组,红灯和触头一、触头二、报警器串联为B组,A组合B组并联在电路中。
作为本发明中优选的方案,所述C型钢立柱的背面靠近两侧均固定有筋肋板,且横梁管远离护栏的一端外壁固定有分土锥。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玉,未经李文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9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