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7914.8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莉;郭斌;肖衡林;李丽华;陈智;何俊;李晨旭;柏华军;庄心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B23/40 | 分类号: | G09B23/4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洞 地质模型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待模拟地质模型信息提取,包括待模拟的地质材料信息和溶洞信息;
步骤2、材料准备,根据提取的地质模型信息准备相似模拟材料、模型箱、溶洞芯模和溶剂流通管,所述溶洞芯模为可溶性固体材料;
步骤3、所述模型箱为顶部开口模型箱,先将溶洞芯模按照地质模型信息选取相应尺寸大小并摆放在相应位置,将相邻溶洞芯模之间用溶剂流通管串联,形成流通管路,并在流通管路首尾端预留延伸出模型箱的进出口,之后往模型箱内注入相似模拟材料进行浇注;
步骤4、固化后通过溶剂循环装置将可溶解溶洞芯模的溶剂注入流通管路,流经溶洞芯模,将溶洞芯模溶解带出,形成模拟溶洞空间;
步骤5、待管路贯通循环后,拆掉水路循环装置,即完成多溶洞地质模型的制备;
所述溶剂循环装置包括溶剂池、正循环泵和反循环泵,所述正循环泵和反循环泵分别通过管道与流通管路两端的进出口相连;
步骤4中将溶剂注入流通管路时,先通过正循环泵从流通管路一端注入,然后通过反循环泵从流通管路另一端注入,通过正循环泵和反循环泵均交替在流通管路两端注入溶剂,使得溶剂在流通管路内正反两个方向流动,加速溶解;
所述步骤3中,连接溶洞芯模进出的溶剂流通管均为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溶剂流通管全部连接在溶洞芯模的顶部高点或者底部低点;
所述溶剂流通管插入溶洞芯模内部,溶剂流通管插入溶洞芯模内部段表面开设有大量渗透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洞芯模采用淀粉基填充泡沫材料或者塑料泡沫材料制成,对应的溶剂为水或者有机溶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整体浇注法,具体如下:
将所有溶洞芯模摆放好,利用溶剂流通管串联,溶剂流通管同时也是溶洞芯模的支撑材料,然后一次性浇注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分层浇注法,先布置位于最底层内的溶洞芯模和连接溶洞芯模的溶剂流通管,浇注该层,之后布置第二层内的溶洞芯模和溶剂流通管,浇注第二层,如此循环,浇注至设计标高处,完成整个地质模型浇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层浇注时,对层间的接触面进行高频低幅振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79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