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拼装的圆形混凝土模板及加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57600.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成;孟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圆形 混凝土 模板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可拼装的圆形混凝土模板,包括底座、标准节段、端头和把手,端头、标准节段和底座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端头、标准节段和底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横肋a、横肋b和横肋c,横肋a、横肋b和横肋c上均设有多个槽口,部分把手的一端经横肋a上的槽口伸入至横肋b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端头和标准节段可拆卸连接;部分把手的一端经横肋b上的槽口伸入至横肋c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标准节段和底座可拆卸连接。环保耐用、强度高、耐腐蚀、重量轻、可周转使用次数高、不易变形、混凝土成型效果好、拆装便捷、运输方便、经济实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圆形钢模板厚重、组装繁琐、施工效率低下和圆形木模板加固不牢、易偏位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拼装的圆形混凝土模板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柱形混凝土浇筑时常常用到圆柱形模板,例如工程桩接桩工程、桥墩工程以及施工圆柱形柱工程等等,而传统圆柱形钢模板厚重,安装、拆卸较为繁琐,由于施工时可能需要使用吊装机械,因此导致施工效率降低。而传统圆柱形木质定型模板由两片半圆子母接口木模板拼装组成,且使用钢带箍拉紧加固,由于模板为木质材料,且子母接口在施工中非常容易进入沙浆并破损,因此无法保证使用次数,基本周转四次以上损坏较为严重,且木模板本身材料限制,在受到侧压力过大会造成严重变形使左右半圆模板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拼装的圆形混凝土模板及加固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拼装的圆形混凝土模板,包括底座、标准节段、端头和把手,端头、标准节段和底座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端头、标准节段和底座的外壁上分别设有横肋a、横肋b和横肋c,横肋a、横肋b和横肋c上均设有多个槽口,部分把手的一端经横肋a上的槽口伸入至横肋b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端头和标准节段可拆卸连接;部分把手的一端经横肋b上的槽口伸入至横肋c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标准节段和底座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上述方案中,端头包括多块模板a,多块模板a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环状;每块模板a上设有纵肋a和纵肋b,纵肋a和纵肋b上均设有槽口,部分把手的一端经任一相邻两块模板a中其中一块模板a的纵肋a上的槽口伸入至另一块模板a的纵肋b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两块模板a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标准节段包括多块模板b,多块模板b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环状;每块模板b上设有纵肋c和纵肋d,纵肋c和纵肋d上均设有槽口,部分把手的一端经任一相邻两块模板b中其中一块模板b的纵肋c上的槽口伸入至另一块模板b的纵肋d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两块模板b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底座包括多块模板c,多块模板c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环状;每块模板c上设有纵肋e和纵肋f,纵肋e和纵肋f上均设有槽口,部分把手的一端经任一相邻两块模板c中其中一块模板c的纵肋e上的槽口伸入至另一块模板c的纵肋f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两块模板c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支撑连接件,模板a、模板b和模板c上均设有纵肋g,纵肋g上设有槽口,支撑连接件包括基座和螺栓,基座包括基板、设置在基板前侧上的两块连接板a以及设置在基板后侧上的两块连接板b,连接板b上设有槽口,纵肋g处在两块连接板b之间,部分把手的一端经两块连接板b中的其中一块连接板b上的槽口依次伸入至纵肋g上的槽口以及另一块中连接板b上的槽口中,并通过旋转预设角度以使支撑连接件和纵肋g可拆卸连接,螺栓设置在两块连接板a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中间连接带,纵肋g上沿其纵向开设有两道卡槽a;中间连接带的四个拐角处均具有条带a,每个条带a上均设有槽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7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