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6403.4 | 申请日: | 2020-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智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智轩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62;A63B7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科 用上 恢复 训练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万向轮和液压支撑座,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所述万向轮。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显示屏和扬声器,在训练过程中,康复人员可按照显示屏上的画面进行训练,避免因无人指导而影响训练效果,同时扬声器可使康复人员清晰听到每一个动作的注意事项,提高康复人员的训练效果和装置实用性,通过设置电动推杆、弧形顶板和压力传感器,电动推杆推动弧形顶板移动,进而使弧形顶板对康复人员的腰部进行支撑,同时压力传感器可监测康复人员背部对背板的压力,进而保证康复人员坐姿正确,一方面可增加康复人员的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可对康复人员的腰部进行保护,提高装置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肢恢复训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现有的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康复人员因无人指导而导致训练动作不标准的现象,进而降低训练效果和装置实用性,其次,现有的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康复人员的坐姿进行矫正,容易造成腰部损伤,降低装置安全性,此另外,现有的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配重块为悬空状态,进而在发生突发状况时无法对配重块进行支撑,使康复人员受到的反向拉力过大,对上肢造成二次伤害,降低装置功能性,因此急需一种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来解决现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神经科用上肢恢复训练器,包括底座、万向轮和液压支撑座,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所述万向轮,所述底座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设置有所述液压支撑座,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端设置有坐板,所述坐板内填充有海绵,所述坐板一侧壁上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内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背板一侧设置有弧形顶板,所述弧形顶板上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背板一侧壁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气缸一侧设置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一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安装框架上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牵引绳另一端设置有拉柄,所述安装框架另一侧壁上成型有贯穿孔,所述配重块下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壁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安装框架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两侧壁上设置有扬声器,所述底座一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横杆,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轮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液压支撑座与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万向轮可便于装置进行移动,所述液压支撑座可保证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气缸与所述坐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坐板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可根据不同康复人员的身高来调节所述坐板的高度,进而使康复人员以舒适的姿态进行康复训练。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背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电动推杆贯穿所述背板,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弧形顶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背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操作面板与所述背板通过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智轩,未经胡智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64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