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5032.8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利;贺月莛;王郑;荆肇乾;王祝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E03B3/02;E01C5/04;E01C11/2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雨水 径流 净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的进口端通过雨水管1与路面雨水收集系统相连接,雨水进入系统后,先自上而下依次流经具有光催化功能的透水砖3、砂垫层4、种植土层5、填料层6、以及承托层7,而后经穿孔花墙8水平流入活性炭吸附区9,再通过上向流进入多孔纤维棉调蓄区10,该区域通过透水墙12与外部地下水联通,以实现存储和补给功能。此外,种植土层3所栽种的植被2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截留和生物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该系统不仅对暴雨径流起到调蓄作用,而且能解决路面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问题,有助于路面雨水径流的原位、分散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速发展的道路建设导致路面雨水径流量和径流污染物骤增。路面雨水径流除了含有悬浮颗粒物、重金属、营养物质(N、P)外,还含有油和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路面径流未经处理或不充分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对水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此外,路面径流作为面源污染,具有时空分布不均、成分复杂等特点,集中收集和处理的基建费用高、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作用强。
目前,系统和透水铺装等截留技术能够去除悬浮颗粒和重金属,却不足以降解路面雨水径流中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因此,在利用吸附、微生物降解和植物吸收作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将生态安全的光催化技术融入路面径流处理系统,以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对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将收集的路面雨水就近引入该处理系统后,利用光催化降解作用、植物和微生物的截留和生物作用、以及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路面雨水径流中的各种污染物。同时,利用多孔纤维棉的储水性能,雨天时,将处理后的雨水储存起来,晴天时,释放雨水用于补充地下水或满足植物需要,以实现其对雨水的调蓄作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出一种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与路面雨水收集系统相连接的雨水管1、植被2、透水砖3、砂垫层4、种植土层5、填料层6、承托层7、穿孔花墙8、活性炭吸附区9和多孔纤维棉调蓄区1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透水砖3具有可见光催化功能,用于截留和催化氧化路面雨水径流中的难降解有机物。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砂垫层4采用粒径为0.5-1mm的天然河沙。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填料层的上部铺设0.5-2mm的无烟煤,下部铺设2-4mm的沸石。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承托层7采用8-16mm的砾石。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活性炭吸附区9采用由生物秸秆制成的蜂窝状生物炭。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多孔纤维棉区10与处理系统外部通过透水墙12联通,其它墙体均不透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不仅对暴雨径流起调蓄作用,而且能解决路面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问题,有助于路面雨水径流的原位、分散处理,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径流的净化和调蓄系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5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