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冷机油耗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3262.0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辛力;田威;贾志勇;王岭;李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5/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邱云雷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机油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冷机油耗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汽车冷机油耗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汽车理论,建立车辆热机油耗仿真模型,得到热机瞬时油耗;建立发动机温度模型,获取工况循环各个时间点的发动机温度;建立发动机冷机油耗修正模型,根据所述工况循环各个时间点的发动机温度,获取不同温度时的发动机瞬时油耗;建立工况循环油耗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不同温度时的发动机瞬时油耗,获得整车冷启动工况循环总油耗。本发明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固定系数修正法适用性及精度较差,而瞬态模型评估法时效性差、实用性及精度有时也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油耗性能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冷机油耗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开发过程中,整车油耗性能是用户及环保法规部门重点关注的性能,而整车油耗的评估又是整车油耗性能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车辆试制装车之前,它能快速的评估当前设计方案的油耗性能,为整车油耗目标定义及指标分解提供依据,达到降低开发风险、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费用的目的。
整车油耗评价所基于的工况循环,初始条件要求都是常温,并且发动机为冷机状态。以NEDC工况为例,总况总时长1180秒,其中发动机温度从初始冷机到完全热机状态大概需要500-600秒,冷机时间占比接近50%,对最终油耗影响较大。而整车油耗评估时所得到的发动机油耗性能数据(万有特性)均是在发动机热机状态下测试获得的,评估出来的也是热机油耗,那么,如何通过热机油耗得到冷机油耗,是影响整车油耗评估精度及有效性的关键技术。
常规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系数修正法,即根据热机万有特性评估出整车热机工况的油耗,然后再乘以一个系数,该系数通常是1.06或1.08。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无理论基础,适用性及精度较差,无法适用于所有工况和车型;另一种是瞬态模型评估法,即建立详细的发动机瞬态温度及油耗模型,该模型能够评估出任意时刻的发动机温度和油耗,理论基础非常高,但模型异常复杂,所需要的输入参数太多,建模及输入数据的处理耗时久时效性差,同时,由于这些参数在汽车设计阶段难以获取,从而实用性及精度有时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冷机油耗评估方法及系统,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固定系数修正法适用性及精度较差,而瞬态模型评估法时效性差、实用性及精度有时也难以保证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冷机油耗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汽车理论,建立车辆热机油耗仿真模型,得到热机瞬时油耗;
建立发动机温度模型,获取工况循环各个时间点的发动机温度;
建立发动机冷机油耗修正模型,根据所述工况循环各个时间点的发动机温度,获取不同温度时的发动机瞬时油耗;
建立工况循环油耗计算模型,根据所述不同温度时的发动机瞬时油耗,获得整车冷启动工况循环总油耗。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汽车理论,建立车辆热机油耗仿真模型,得到热机瞬时油耗”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汽车理论,得到车辆热机油耗仿真模型;
根据车辆热机油耗仿真模型,得到热机瞬时油耗;
其中,所述车辆热机油耗仿真模型包括整车模型、发动机基础模型、车载电器负载模型、离合器模型、变速器模型、差速器模型、传动轴模型、车轮模型、驾驶员模型、ECU电控模型。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建立发动机温度模型,获取工况循环各个时间点的发动机温度”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发动机燃烧所产生的总功和发动机有效输出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3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