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械用柔性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52707.3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居盛文;吴云;方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坤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6;C08K9/10;C08K3/26;C08K7/10;C08K3/36;C08K3/22;C08K5/11;C08K5/13;C09C1/02;C09C3/08;C09C3/10;C09C3/12;C09C3/04;H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械 柔性 电缆 | ||
1.一种智能机械用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PVC树脂100-120份、柔性填料5-8份、防火填料5-8份、增塑剂1-3份、抗氧化剂2-5份;
所述的柔性电缆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PVC树脂在温度为140-145℃的条件下,进行加热至PVC塑料完全熔融,加入柔性填料和防火填料,进行混炼10-15min后,加入增塑剂和抗氧化剂,继续混炼15-20min,制得橡胶料;
步骤S2:将橡胶料在温度为140-145℃的条件下进行压片,得到厚度为3-5mm的橡胶片后,切粒得到橡胶粒,将橡胶粒加入五段单螺杆,在五段温度分别为130℃、140℃、155℃、140℃、135℃的条件下,进行挤出制得橡胶外皮;
步骤S3:将步骤S2制得的橡胶外皮包覆在铜丝表面,制得智能机械用柔性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械用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为癸二酸二异辛酯、癸二酸二正丁酯、已二酸二正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抗氧化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N-环己基对甲氧基苯胺、N-环己基对乙氧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比例任意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机械用柔性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填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和二甲苯进行混合,至混合均匀,制得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滴加液,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去离子水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00-150r/min,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硬脂酸钠完全溶解,加入1/3量的丙烯酸继续搅拌15-20min后,加入一半量的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滴加液,在温度为75-8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40-80min,制得预乳液;
步骤A2:将步骤A1制得的预乳液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60-80r/min,温度为75-8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1/4丙烯酸丁酯,加入完毕后,加入1/3量的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滴加液,继续搅拌5-10min后,加入剩余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加入时间2-3h,加入完毕后加入剩余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滴加液,并升温至温度为85-90℃,继续搅拌30-40min,降温至温度为50-60℃,制得丙烯酸酯乳液;
步骤A3:将含氢硅油和第一催化液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00-200r/min,温度为50-6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4-乙烯基苯酚溶液继续搅拌并升温至温度为100-105℃,进行回流反应5-6h,在温度为105-110℃的条件下,进行蒸馏去除蒸馏物,将底物进行静置分层去除上层,得到有机相,将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有机相、第二催化液、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40-50min后,在转速为800-1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20-30min,加入环氧树脂溶液和苄基二甲胺,在转速为100-150r/min,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5-8h后,在温度为185-190℃的条件下去除溶剂和多余的苄基二甲胺,得到弹性胶体;
步骤A4:将纳米碳酸钙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制得纳米碳酸钙悬浮液,在温度为80-85℃的条件下,向纳米碳酸钙悬浮液中加入硬脂酸钠并调节pH值为8,在转速为200-3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并加入步骤A2制得的丙烯酸酯乳液和步骤A3制得的弹性胶体,搅拌2-3h后,过滤将滤饼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并干燥,制得柔性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坤,未经李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27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