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固定排班模式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2624.4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2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澍裕;李俊俊;董皓;杨雪霖;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1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谢秀娟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固定 排班 模式 公交 智能 调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固定排班模式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调度单元,以及与调度单元相连的公交排班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机、移动终端;公交排班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排班信息并生成初始固定排班表;车载机用于采集公交车实际运行时的线路信息、司机信息、请求发车信息、排班运营信息;调度单元用于获取每天的发车时间表,还用于根据请求发车信息、发车时间表计算下一发车时间点,还用于根据异常信息更新发车时间表,还用于检测无效班次。本发明适用于多起始站和多终点站的复杂线路以及司机轮休的调度解决方案,能够保证公交车能够合理补电;同时,能够在异常情况下进行车辆和人员的有效调度,保证公交车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公共交通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固定排班模式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在调度运营方面逐渐出现了运营效率低、调度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等缺点。目前主流调度方法更多的研究对象是一条线路只有一个起始站点和一个终点站点的简单线路以及关注重点是车辆的调度,而对于像多起始站点和多终点站这种复杂线路以及司机轮休的调度解决方案较少,而随着公交公司越来越追求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率和人员的工作质量,如何解决一条线路多个起始站点和多个终点站和如何实现司机的轮休调度以及如何解决应对突发事件的车辆和人员调度和如何提高电动公交车的补电效率,对于公交智能调度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合理的公交运营调度是公交在运营调度方面有效提升的前提,也是公交系统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科学合理的公交运营调度系统及方法,为公交企业效益提供有力保障,并未公交智能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固定排班模式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适用于多起始站和多终点站的复杂线路以及司机轮休的调度解决方案,能够保证公交车能够合理补电;同时,能够在异常情况下进行车辆和人员的有效调度,保证公交车的正常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固定排班模式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包括:公交排班信息采集单元、调度单元、车载机、移动终端;所述调度单元分别与所述公交排班信息采集单元、车载机、移动终端相连;
所述公交排班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公交线路号、班次数量、每个班次的班次信息,生成初始固定排班表,并将所述初始固定排班表发送至所述调度单元;
所述车载机用于采集公交车实际运行时的线路信息、司机信息、请求发车信息,所述车载机还用于采集一个趟次完成后的排班运营信息;所述车载机将所采集的线路信息、司机信息、请求发车信息、排班运营信息传送至所述调度单元;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远程查询当前车辆发车时间表以及采集异常信息,并将所述异常信息传送至所述调度单元;
所述调度单元用于根据轮询方式、初始固定排班表获取每天的发车时间表;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根据请求发车信息、发车时间表计算该公交车下一发车时间点,完成公交车排班调度;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根据异常信息更新发车时间表;所述调度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排班运营信息生成运营班次报表,并根据撞点率检测所述运营班次报表中的无效班次。
优选地,所述班次信息包括:车号,车辆类型,排班类型,以及司机信息、趟次信息。
优选地,所述车辆类型包括定点车、补电车、普通车、机动车;所述排班类型包括全天班、半天班;所述司机信息包括司机工号、司机名称、司机类别;所述趟次信息包括不同时间段趟次数量、每一趟次排班信息,其中,每一趟次排班信息包括发车时间、车号、司机工号、司机名称、线路起始站点名称、线路终点站点名称。
优选地,所述发车时间表包括司机工号、司机名称、线路号、车号、线路起始站点名称、线路终点站点名称、发车时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固定排班模式的公交智能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2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