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1866.1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3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王昆;周琳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9/16 | 分类号: | G10L19/16;G10L17/02;G10L17/04;G10L17/18;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陈艺文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情感 韵律 语音 转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训练阶段和转换阶段,所述训练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多名说话人的训练语料,包含源说话人以及目标说话人;
S12:将获取的训练语料进行声学特征提取;
S13:确定风格编码层的token数量及维度,将步骤S12提取的声学特征输入到使用了注意力机制的风格编码层,得到风格编码向量;
S14:将步骤S12提取的声学特征、步骤S13得到的风格编码向量共同输入到内容编码器,以过滤语音的说话者信息,输出语音内容编码信息;所述说话者信息是指说话者的音色、音调,即情感和韵律;
S15:将步骤S14输出的语音内容编码信息、步骤S13得到的风格编码向量共同输入到解码器,得到重建后的源说话人的声学特征,以训练解码器网络参数;
S16:将步骤S12提取的声学特征输入到声码器网络,训练声码器模型;
在所述训练阶段,提取的语音内容编码信息、风格编码向量为同一说话人的语音内容编码信息与风格编码向量;
将训练阶段训练后的网络参数用于语音转换阶段,所述转换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待转换的源说话人、目标说话人语料进行声学特征提取;
S22:将待转换的源说话人、目标说话人语料的声学特征输入到风格编码层网络,得到源说话人、目标说话人的风格编码向量;
S23:将步骤S22得到的源说话人风格编码向量、步骤S21提取的待转换源说话人语料的声学特征输入到内容编码器、以过滤语音的说话者信息,输出语音内容编码信息;
S24:将步骤S23输出的语音内容编码信息、步骤S22得到的风格编码向量共同输入到解码器,得到目标说话人的声学特征;
S25:将步骤S24得到的经转换后的声学特征输入到经过S16训练后的声码器模型中,经声码器模型转换为音频;
在所述转换阶段,提取的语音内容编码信息、风格编码向量为不同说话人的语音内容编码信息与风格编码向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的token还包括:
每个token是由正态分布随机生成,token的数量以及每一个token的维度根据训练数据设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风格编码层网络结构包括:
参照编码层,用于对输入的声学特征生成参照编码向量;
风格标记层,利用注意力机制将不同的token与参照编码向量进行计算得到风格编码向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3中生成风格编码向量的过程包括:
将token以及参照编码向量一同输入到多头注意力网络,计算token与参照编码向量的相似度,利用计算所得的相似度得分再对token进行加权求和,最后计算得到风格编码向量;
所述注意力机制为dot-product attention、local-based attention或混合注意力机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中内容编码器网络结构包括:
瓶颈层,包括使用双向LSTM或GRU网络,其输出分别经过下采样、上采样,最后输出语音内容编码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4中内容编码器采用内容损失函数,所述内容损失函数为:
其中,表示转换后的声学特征,S表示风格编码向量,EC()表示内容编码器网络,C表示内容编码向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情感和韵律的语音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5中解码器采用重建损失函数,所述重建损失函数为:
其中,X表示原始输入的声学特征,表示转换后的声学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8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食酸辣粉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气控制电路仿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