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1148.4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王慧胜;黄伟丽;陈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B22D11/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钢板 坯角部 裂纹 冷却 方法 | ||
1.一种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冷却方法的内容包括:
1)控制结晶器实际结晶过程中的能速比C不变;
能速比C具体为:式中,ω为修正系数,W为结晶器宽/窄面冷却水量,ΔT为结晶器宽/窄面冷却水进出口水温差,v为包晶钢板坯拉速;
2)调整二冷区各冷却段冷却水量,使连铸坯表面温度沿宽面方向分布均匀,沿拉坯方向温度波动变小,从而改善连铸坯的“纵-横”冷却均匀性,减少裂纹;
二冷区各冷却段冷却水量占二冷区总冷却水量的百分比为:足辊段占27%~29%、弯曲段占35%~37%、扇形1段占14%~15%、扇形2段占8%~9%、扇形3~4段占9%~10%;当拉速≤1.1m/min时,扇形5~9段不进行喷淋冷却;当拉速≥1.1m/min时,扇形5~6段占2%~3%,其余冷却段不进行喷淋冷却;当拉速≥1.3m/min时,扇形7~9段占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铸冷却方法的内容还包括:3)二冷区足辊段和弯曲段采用全覆盖喷淋方式,调整扇形段喷嘴间距,使连铸坯在扇形段距铸坯边部100mm宽度区域内不被喷淋水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冷区比水量为0.53~0.68L/Kg,并满足比水量=0.25v+0.33,v为连铸机拉速。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足辊段宽、窄面冷却水量占二冷区总冷却水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2%~24%和4%~5%。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弯曲段上部冷却水量占比为20%~21%,弯曲段下部冷却水量占比为15%~16%。
6.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晶钢板坯断面尺寸为(1020×200)mm~(1120×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冷区足辊段采用水喷嘴,其余冷却段采用气-雾喷嘴;铸坯窄边仅在足辊段布置水喷嘴,其余冷却段为空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冷区各冷却段内、外弧配水比例为:足辊段1:1、弯曲段:1:1,扇形1段:1:1.2,扇形2段1:1.25,扇形3~4段:1:1.35,扇形5~6段1:1.4,扇形7~9段:1: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包晶钢板坯角部裂纹的连铸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晶钢浇铸时的过热度为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11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源模块及其电子装置
- 下一篇:信息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信息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