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及超精密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0798.7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杜东兴;毛强;孔金星;汤金钢;黄文;李星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P25/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胡晓丽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复合 切削 精密 加工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启冷却液,利用硬质合金刀具对工件进行精密车削,把工件表面切平;
S2.开启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由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带动金刚石刀具发生周期性椭圆振动,进行超声波椭圆振动切削;同时利用低温微量润滑装置对金刚石刀具的刀尖喷射冷却液,实现冷却和润滑作用;利用金刚石刀具对硬质合金切平工件进行半精密车削;
S3.开启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由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带动金刚石刀具发生周期性椭圆振动,进行超声波椭圆振动切削;同时利用低温微量润滑装置对金刚石刀具的刀尖喷射冷却液,实现冷却和润滑作用;利用金刚石刀具对半精密车削工件进行精密加工,最终完成精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设置硬质合金刀具的精密车削参数为:轴转速为500r/min,进给量为20μm/r,切削深度为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设置超声波椭圆振动平行刀尖轴向振动为0.1μm,垂直刀尖纵向振动为2μm,振动频率为100KHz。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设置金刚石刀具的半精密车削参数为:主轴转速为30r/min-40r/min,进给量为10μm/r-20μm/r,切削深度为10μm-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设置超声波椭圆振动平行刀尖轴向振动为0.1μm,垂直刀尖纵向振动为2μm,振动频率为100KHz。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设置金刚石刀具的精密车削车参数为:主轴转速为30r/min-40r/min,进给量为5μm/r-10μm/r,切削深度为3μm-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步骤之前,还包括:预热超精密加工机床,保障在切削过程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2℃、湿度控制在40%-60%、以及洁净度控制在1000级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之后,还包括:取下工件,用丙酮、酒精进行超声波清洗,吹干保存,得到超精密工件表面样品。
9.一种超精密加工装置,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切削的超精密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超精密加工机床、硬质合金切削机构和金刚石切削机构;工作状态下,硬质合金切削机构先安装在超精密加工机床上进行加工,再将金刚石切削机构取代硬质合金切削机构继续进行加工;
所述硬质合金切削机构包括硬质合金刀具和刀架,所述刀架安装在超精密加工机床床身(1)的Z轴(16)导轨上,所述硬质合金刀具安装在刀架上;
所述金刚石切削机构包括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9)和低温微量润滑装置(8);
所述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9)通过调高装置(17)安装在超精密加工机床床身(1)的Z轴(16)导轨上,调高装置(17)的固定端安装在超精密加工机床床身(1)上,调高装置的升降端安装有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9);超声波椭圆振动装置(9)上用于安装金刚石刀具(7);
所述低温微量润滑装置(8)安装在超精密加工机床床身(1)的Z轴(16)导轨上,低温微量润滑装置(8)的喷嘴(6)对准金刚石刀具(7)的刀尖部位;
所述超精密加工机床床身(1)的主轴(3)上安装纯铁工件(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超精密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气体储罐(12)和气管(10),所述压缩气体储罐(12)内用于存储压缩气体;所述气管(10)的一端连接压缩气体储罐(12)的输出端、气管(10)的另一端连接至低温微量润滑装置(8)的输入端;所述压缩气体储罐(12)的输出端设有减压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7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读操作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小尺寸光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