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50538.X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蔚江;姚斐;赵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P11/02;A61P37/08;A61H39/06;A61K36/232;A61K36/238;A61K36/268;A61K36/28;A61K36/282;A61K36/4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过敏性 鼻炎 配方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艾叶70‑80份、瓜蒌5‑8份、苍耳子5‑8份、防风3‑5份、白芷3‑5份、薄荷1‑3份、细辛1‑3份。本发明创造性地提出将配方药灸的方法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本发明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配方药灸条或配方药灸柱的配方,对过敏性鼻炎起效快,副作用小,成本低廉,艾灸过程舒适,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艾灸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此病是一种由基因与环境互相作用而诱发的多因素疾病。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可能存在于所有年龄段。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
此病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又主要分抗组胺药(分为口服和鼻喷2种给药方法,主要是H1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物(0.03%异丙托溴铵喷鼻)、肥大细胞稳定剂(一般用4%色甘酸钠溶剂滴鼻)及抗IgE抗体(奥马珠单抗体)治疗,其中,减充血剂此类药物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慎用,长期使用可产生药物诱导性鼻炎,加重鼻塞,抗IgE抗体的治疗周期长,价格昂贵,药物治疗存在以下缺陷:常用鼻内和口服给药,疗效在不同患者之间可能有差异,停药后无长期持续疗效,因此对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需维持治疗,然而在维持治疗过程中,药物对人体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副作用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鼻内给药或者鼻内清洗,对鼻部的粘膜形成一定的刺激,不舒适的身体感受,令患者难以坚持治疗;(2)手术治疗,虽然其可改善通气状态,但目前没有通行标准;(3)中医治疗,主要是中药和针刺治疗。
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之一。灸疗过程中点燃施灸的材料所产生的特殊药气(药物中挥发成分)结合红外线热辐射效应作用于体表特定部位(经络穴位),通过药物和经络穴位的双重效应来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其属于中医外治法,是一种非接触皮肤的物理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适合各年龄段人群,艾灸作为一种副作用小的健康疗法,越来越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关注及喜爱,然而目前并未出现能够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艾灸用具及艾灸方法。
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及其使用方法极具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存在的药物副作用、治疗感受不舒适、无法产生长期持续疗效等缺陷。
本方案所推荐的灸疗法是一种非接触皮肤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适合各年龄段人群。施灸过程中温热而舒适的感觉,越来越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关注及喜爱。又因其物理疗法的属性避免了化学药物固有的对人体脏器产生的副作用。
经检索目前并未出现专门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疗法配方及其用具。本发明提供一种健康环保且副作用小的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配方制成灸条或灸柱进行艾灸,能够治疗病患的过敏性鼻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成本低廉、治疗过程舒适等特点,极具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灸条或灸柱的配方,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该配方制作灸条或灸柱,用来治疗过敏性鼻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灸条或灸柱的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艾叶:70-80份、
瓜蒌:5-8份、
苍耳子:5-8份、
防风:3-5份、
白芷:3-5份、
薄荷:1-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5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