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导轨端子总线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50437.2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9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泰景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6 | 分类号: | H01R9/26;H04L5/14;H04L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陈晓敏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导轨 端子 总线 构造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工业导轨端子总线构造,包括工业导轨和接线模盒,沿工业导轨的延伸方向固设有PCB板,PCB板上布置有总线,总线沿工业导轨的方向延伸,总线每隔设定距离设置有插孔;所述接线模盒中设置有控制芯片,以及与控制芯片相连接的相连接的插针与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插针均外伸出接线模盒,插针与插孔插接以实现供电及信号传递,接线模盒能够卡接在导轨的外部,以实现固定。所述接线模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接线模盒沿工业导轨的延伸方向依次布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总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导轨端子总线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流形式是DCS(Distribtued Control System)。DCS发展后期出现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随着嵌入式数字处理器MCU性能的增强和普及,工业化以太网和TCP/IP成为了现场总线的热点。对于大规模测点应用场合,控制设备集中安装和保护,即在电子间内安装使用一直是主要方式,FCS并没有发挥其去电子间的作用,FCS在与DCS的竞争中也没有凸显的优势。FCS与DCS相比的另一个弱点是价格,按单个测点算,FCS的价格明显高于DCS,特别是FCS中每个智能单元的MCU除了要求其性能强大外,特殊的通信接口也需要额外的成本。
发明人了解到,芯片UPD350作为一款32位高性能MCU,除了其最初设计定位为智能USB充电控制器外,它同样非常适合CCS领域的智能输入/输出(I/O)节点,适合作为网络化、数字化单元里的多角色MCU。
在利用UPD350芯片等部件实现具体的节点控制的情况下,现有FCS仍然采用电子间集中安装的方式,无法配合单独的MCU芯片实现去电子间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导轨端子总线构造,能够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工业导轨端子总线构造,括工业导轨和接线模盒,沿工业导轨的延伸方向固设有PCB板,PCB板上布置有总线,总线沿工业导轨的方向延伸,总线每隔设定距离设置有插孔;所述接线模盒中设置有相连接的插针与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插针均外伸出模盒设置,插针与插孔配合,以实现总线与接线端子的信号连通,接线模盒能够卡接在导轨的外部,以实现固定。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总线包括相互平行的电源线301、地线302、第一通信线303和第二通信线304。
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公开将工业导轨、具有总线的PCB板与接线模盒组合使用,能够实现智能测控单元的模块化安装,不同的接线模盒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芯片来控制多个电气单元,与不同的电气单元通信;进而使得一个总线能够分别与多个电气单元接线,形成总线与多个节点通信的形式。接线模盒可以随着工业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分散布置,省却了因集中布置而采用的电子间,实现了去电子间的目的。
(2)采用总线包括第一通信线与第二通信线的方式,在本方案中,电源线电压有高有低,通信方式有单工和双工,利用第一通信线和第二通信线配合使用的方式,能够通过信号差分的方式实现长距离通信。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总线与多个节点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工业导轨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工业导轨与PCB板等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总线处设置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PCB板的剖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泰景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泰景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504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