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9295.8 | 申请日: | 2020-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闫军;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凯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9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吸收塔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在垂直方向接近液面处安装间距为H2的第二压力测点(2)和第三压力测点(3),使用所述第二压力测点(2)和所述第三压力测点(3)测得的第二压力P2和第三压力P3,根据公式h=P3×H2/(P2‑P3)确定上部液位(h),根据所述上部液位(h)与下部液位确定吸收塔液位H,由于在接近液面处的较小垂直高度范围内,密度变化较小,在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密度是相同的。用上述方法测得压强计算得到的液位,是这部分浆液的实时密度,所以计算得到的液位是准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炉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吸收塔5液位测量采取以下方案:如图1所示,通过压力测点1测量出吸收塔5底部H0处的浆液压强,通过浆液密度计10测得的密度补偿,得出吸收塔5的液位,用于计算液位所用的浆液密度是吸收塔底部位置4的浆液的密度,我们假定该位置浆液的密度为ρ1。
吸收塔液位H=P1/(ρ1×g)+H0
公式中P1为压力测点1测得的压强,ρ1为吸收塔底部位置4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0为压力测点1安装位置距离吸收塔底部的高度。
在吸收塔运行时,一方面氧化风喷枪20鼓入氧化风,另一方面吸收塔5内浆液自身产生气泡。这会导致吸收塔内浆液密度发生变化。在吸收塔5的垂直方向上,密度数值是从下往上变小的。吸收塔5内密度分布情况是不固定的,随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吸收塔底部位置4的密度并不能准确代表吸收塔5内浆液密度分布情况,所以根据上述吸收塔5的液位计算公式得到的液位数值常常是不准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测量吸收塔液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系统,在垂直方向接近液面处安装间距为H2的压力测点2和压力测点3,使用压力测点2和压力测点3测得的压强计算液位h,H0、H1、H2、h四个数值相加得到吸收塔液位。
h=P3×H2/(P2-P3)
吸收塔液位H=H0+H1+H2+h
根据本申请的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由于在接近液面处的较小垂直高度范围内,密度变化较小,在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密度是相同的。用压力测点2和压力测点3测得压强计算得到的液位,是这部分浆液的实时密度,所以计算得到的液位是准确的。
本发明的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在吸收塔停止运行,需要将浆液排出吸收塔时,吸收塔液位低于压力测点2和压力测点3的安装高度,液位无法测量。
根据本申请的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在吸收塔停止运行,氧化风喷枪也停止鼓入氧化风,吸收塔内浆液不再起泡,这时吸收塔内浆液密度分布是均匀的,吸收塔底部位置4的密度代表吸收塔整体浆液密度。由压力测点1测量出吸收塔底部浆液压强,通过浆液密度补偿,得出吸收塔液位,用于计算液位所用的浆液密度是吸收塔底部位置4的密度。对于本申请的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这个密度是已知的。根据本申请的脱硫吸收塔的液位测量方法,测得的液位是准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脱硫吸收塔运行时的压力测点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脱硫吸收塔停止运行时的压力测点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压力测点1
2 压力测点2
3 压力测点3
4 脱硫吸收塔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凯,未经李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2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