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9144.2 | 申请日: | 202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3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瀛瑜;梁坤;蒋聪健;张海丰;吕阶军;林平;李军;王秋红;陈明国;冯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0 | 分类号: | B60L5/30;B60L5/3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所述受流装置包括底板、底架、转动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以及由上臂杆、下臂杆、拉杆、底架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底架和上臂杆铰接,所述连杆与转动绝缘子连接;所述上臂杆的伸出端装有弓头;所述底架上装有气缸,该气缸的气缸活塞杆同时与所述下臂杆和连杆铰接相连;该气缸活塞杆伸出或收缩带动下臂杆转动进而使与下臂杆相连的接地装置张开或收缩,同时带动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绝缘子转动;所述底架与下臂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本发明的受流装置实现了弓头与接触轨平稳的接触,并将自身所处的张开或收缩等位置信号发送给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属于电力机车领域。
背景技术
受流装置的受流方式主要取决于接触轨相对于车辆的位置。
目前受流装置的受流方式主要为侧部受流和下部受流,相对于侧部受流和下部受流的受流装置,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在张开的过程中自重会加快弓头下降的速度,极易与接触轨剧烈冲击,严重影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的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便于车辆进行相关逻辑判断并进行相关后续指令,受流装置需要将自身是否处于工作位的状态反馈给车辆,而受流装置的安装空间有限,尤其在高电压接触网使用时需要同时保持足够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这些都是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110667391A 公开了一种上部受流装置,该专利侧重点在于研究上部受流装置相对于供电的相对位置,不涉及上部受流装置的具体结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452065U公开了一种气动式单臂双受流受电弓,该受流受电弓属于一种下部受流装置。该专利的受电弓升弓过程完全而且仅依靠气缸提供,同时受电弓通过控制气路切断气缸的供气,让受电弓依靠重力下降回到折叠状态。此外,其弹簧的作用是避免受电弓升降弓过程弓头翻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该受流装置能够实现受流装置弓头与接触轨平稳的接触,并将自身所处的张开或收缩等位置信号发送给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包括底板、底架、装在底板与底架之间的转动绝缘子和支撑绝缘子,以及由上臂杆、下臂杆、拉杆、底架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底架和上臂杆铰接,连杆与转动绝缘子连接;所述上臂杆的伸出端装有弓头;其结构特点是:
所述底架上装有气缸,该气缸的气缸活塞杆同时与所述下臂杆和连杆铰接相连;该气缸活塞杆伸出或收缩带动下臂杆转动进而使与下臂杆相连的接地装置张开或收缩,同时带动连杆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绝缘子转动;
所述底架与下臂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在受流装置处于工作位时保持弓头与接触轨接触并产生一定的接触压力,该弹性元件在受流装置处于非工作位时使弓头处于折叠位并产生一定的保持力。
由此,本发明的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通过绝缘子安装车辆上。在气缸充气张开到位后断气,装置依靠弹性元件的拉力与接触轨接触,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并集取传导电流;当气缸再次充气,上部受流的受流装置回到初始折叠位置,随后断气,装置依靠弹性元件的拉力保持在折叠位置。该装置可将自身所处的张开或收缩等位置信号发送给车辆。通过选择不同的绝缘子,该装置可适用于地铁、轻轨及干线机车等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在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充气张开到位后断气,弓头依靠弹性元件与接触轨接触;所述气缸再次充气使弓头回到初始折叠位置后断气,弓头依靠弹性元件保持在折叠位置。
所述拉杆采用铝合金棒组装而成;所述拉杆的两端采用万向轴承分别与底架和上臂杆铰接。
为了防止受电弓升降弓过程弓头翻转,所述上臂杆与弓头的连接处附近设有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9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机构径激光喷黑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直排式排风排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