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48925.X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葛方兰;陈贵英;任尧;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9/88 | 分类号: | C12N9/88;C12N15/60;C12N15/70;C12N1/21;C12P13/0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谷氨酸 脱羧酶 突变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的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是在SEQ ID NO.4的基础上缺失第453‑466氨基酸得到。该突变体的酶活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4.2~6.0)保持对野生型谷氨酸脱羧酶的绝对优势,十分适用于γ‑氨基丁酸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合成γ-氨基丁酸(GABA)的关键酶,以5’-磷酸吡哆醛(PLP)为辅酶,且该催化过程不可逆。GAD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的活细胞中,从哺乳动物到单细胞生物体(如多种细菌、古生菌和真菌微生物)中均有分布。来自不同生物体的GAD从其氨基酸序列到空间结构均有差异,从而导致不同来源的GAD拥有不同的化学特性、生理功能和酶学性质。研究发现,植物或动物的GAD一般在中性偏碱性范围内活性较好,微生物来源的GAD最适作用pH偏酸性环境,一般在4.0~5.5之间,而当环境pH>5.5时,GAD活力急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催化活性。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非蛋白氨基酸,由GAD专一催化L-谷氨酸或L-谷氨酸钠(L-MSG)脱羧而成。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多种功能,在食品、医药及饲料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GABA化学合成法和植物富集法存在成本高昂、反应条件剧烈、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很难投入工业化生产。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利用过表达GAD基因的微生物发酵合成GABA。由于发酵过程中需要外源添加底物L-谷氨酸钠(L-MSG),使环境pH上升,而微生物来源的GAD在酸性范围内才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产酸阶段要外源添加大量的酸,因此会增加生产的成本。
为了加强微生物在较大pH值下保持高活性,研究人员尝试对GAD基因进行突变改造,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THU等(Expanding the active pH range of Escherichiacoli glutamate decarboxylase by breaking the cooperativeness.Journal of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2013,115(2):154-158)发现,E.coli来源的GAD在pH6.0时基本完全丧失活力,而删除该GAD的C末端15个氨基酸残基(Δ452~466)时,突变体GAD(Δ452~466)的pH作用范围向碱性偏移的1个pH,该突变体在pH7.0时基本完全丧失活力。突变体Glu89Gln/Δ452~466的pH作用范围继续向碱性偏移的0.5个pH,其在pH7.5时基本完全丧失活力,Glu89Gln/His465Ala在pH8.5时基本完全丧失活力。但其突变的同时导致了GAD在最适pH值下活性显著降低。
目前通过基因突变来提高GAD在pH5.5环境中的活性,其提高幅度虽然可观,但从提高后酶活的绝对数值来说,仍然远远低于野生型GAD在最适pH值下的酶活;而且,突变后的GAD往往在pH≤5.5环境中的酶活显著降低。这样的改造,对节约GABA生产成本没有实际意义。如果能在提高GAD在pH5.5环境中的活性的同时,还能提高GAD在pH≤5.5环境中的酶活,将十分有利于节约GABA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pH 4.2~6.0范围内酶活均高于野生型GAD的GAD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是在SEQ ID NO.4的基础上缺失第453-466氨基酸。
一种谷氨酸脱羧酶突变体的基因片段,所述基因片段编码前述的突变体。
如前述的基因片段,所述基因片段的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一种重组质粒,所述质粒包括前述基因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师范大学,未经四川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8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