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梳机改变有效输出长度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48506.6 | 申请日: | 2020-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19/26 | 分类号: | D01G19/26;D01G19/14;D01G19/10;D01G19/18;D01G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梳机 改变 有效 输出 长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梳机改变有效输出长度的方法,在保留原外差动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机件的改造加工,将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由37.24mm改为27.93mm;同时,给棉罗拉喂给长度和棉卷罗拉喂给长度也相应减小,由此通过减小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从而减小给棉罗拉与分离罗拉之间的牵伸倍数(由6.397改为5.590),增加棉网纤维丛的搭接量,使得棉网变厚,搭头均匀,可改善精梳条条干;另外,由于给棉长度的减小,以致锡林每钳次梳理的棉纤维数量减少,锡林针齿能够充分的梳理纤维丛,使得精梳机的AFIS棉结杂质清除效率以及短绒清除百分点相应有所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梳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梳机改变有效输出长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精梳机是纺纱过程中实现精梳工艺所用的机械。精梳机的主要作用是:排除较短纤维,清除纤维中的扭结粒 (棉结、毛粒、草屑、茧皮等),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最终制成粗细比较均匀的精梳条。目前市场上的精梳机,由于生条仍还有较多的短纤维、棉结、杂质和疵点,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和分离度也不够,棉网相对稀薄,搭接头阴影重;同时,存在破洞破边现象,电子条干CV值较高(平均在4.5-5.5),从而严重影响成纱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梳机改变有效输出长度的方法,通过对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的减小,从而增加棉网纤维丛的接合搭接长度,使棉网的纤维更加均匀和平行伸直,有效改善了电子条干CV值和AFIS。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精梳机改变有效输出长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精梳机,所述的精梳机具有待改变传动机构;
外差动轮系中差动齿轮Z1由43T改为48T,Z4由48T改为49T;行星轮Z2模数由3.25改为3.0,齿数不变,行星轮Z3由17T改为16T,模数不变;每套差动轮系中需加工48T齿轮1只、49T1只、16T3只、17T3只,共8只齿轮,其它齿轮及配件做加工配套使用;
分离罗拉有效输出长度由37.34mm改为27.97mm;
给棉罗拉每钳次喂给长度由5.72mm改为4.90mm;
喂卷罗拉每钳次喂给长度由5.48mm改为4.69mm;
锡林轴端与小横轴端之间的伞形齿轮G3/G4:由25T/25T改为24T/32T;
传动下车面压辊的一对链轮C6/C5:由25T/47T改为21T/53T;
上给棉罗拉棘轮E:由12 T改为14T;
棉卷张力牙I:由49 T改为42T;
更换新钳板及钳板接合件,其中,将钳板单线啮合改为双线啮合;
所述的精梳机上配套使用的整体嵌入式锡林,将原来的B型针条排列4、6、8、10、14改为C型针条排列6、9、11、14、16,总齿数由38000增加到51000;
车头刻度盘偏心轴与动力分配轴中心偏心距由65mm改为60mm;
顶梳型式由原来的单排330针/10cm改为双排600针/10cm。
进一步,所述的行星轮系加工材质选用20铬,表面采用先渗碳后淬火处理,硬度达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8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腿操纵装置及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前后级一体式音频测试功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