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47125.6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7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陶洪;彭曾一;刘文聪;李洪濛;邹建华;徐苗;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35 | 分类号: | H10K59/35;H10K59/12;H01L27/15;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led 显示 面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驱动背板上形成LED电极、第一搭接电极和第二搭接电极,其中,所述LED电极位于蓝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一搭接电极位于绿色子像素区,所述第二搭接电极位于红色子像素区;
将蓝光LED芯片转移至所述驱动背板并将所述蓝光LED芯片与所述LED电极对应电连接,其中所述蓝光LED芯片为垂直结构;
形成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定义出蓝色发光区域、绿色发光区域和红色发光区域,且所述像素定义层露出所述蓝光LED芯片、所述第一搭接电极的一部分和所述第二搭接电极的一部分;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表面的绿色子像素区形成第一反射电极,并在红色子像素区形成第二反射电极和光学调节层,在所述蓝光LED芯片上形成LED负极,其中,所述LED负极和所述光学调节层位于同层,所述LED电极包括LED正极,LED电极和LED负极用于邦定垂直结构的蓝光LED芯片,所述蓝光LED芯片的电极分别位于蓝光LED芯片的不同表面,以提高显示面板的的散热性能,所述第一反射电极与暴露的所述第一搭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反射电极与暴露的所述第二搭接电极电连接;
形成绿光有机发光器件和红光有机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一搭接电极电连接,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搭接电极电连接;
还包括:一所述蓝色子像素区、一所述绿色子像素区和一所述红色子像素区构成一像素单元所占区域,同一行所述像素单元所占区域中,不同像素单元所占区域中同颜色子像素区相邻设置;同一列所述像素单元所占区域中,不同像素单元所述区域中同颜色子像素区相邻设置,同一所述像素单元所占区域中,所述绿色子像素区和所述红色子像素区分布在同一行;所述蓝色子像素区和所述绿色子像素区分布在不同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蓝光LED芯片转移至所述驱动背板并将所述蓝光LED芯片与所述LED电极对应电连接包括:
在所述驱动背板上形成保护层并去除位于所述蓝色子像素区的保护层,且所述保护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搭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搭接电极;
将蓝光LED芯片转移至驱动背板并将所述蓝光LED芯片与LED电极对应电连接;
将蓝光LED芯片转移至驱动背板并将所述蓝光LED芯片与LED电极对应电连接之后包括:
去除所述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驱动背板上形成LED电极、第一搭接电极和第二搭接电极包括:
在所述驱动背板上溅射一层金属层;
采用光刻工艺对所述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形成所述LED电极、所述第一搭接电极和所述第二搭接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镍、铜和金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表面的绿色子像素区形成第一反射电极,并在红色子像素区形成第二反射电极和光学调节层,在所述蓝光LED芯片上形成LED负极包括: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一侧的表面溅射一层反射电极层;
采用光刻工艺对所述反射电极层进行图案化,形成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第二反射电极;
在所述第二反射电极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的表面形成透明导电层;
对所述透明导电层进行图案化,形成所述光学调节层和所述LED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杂化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绿光有机发光器件和红光有机发光器件包括:
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形成平坦化层并去除部分平坦化层,露出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和所述光学调节层;
在所述平坦化层远离驱动背板一侧的表面形成绿光有机发光器件和红光有机发光器件,其中,绿光有机发光器件与暴露出的第一搭接电极电连接,红光有机发光器件与暴露出的所述第二搭接电极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1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法兰卷取机
- 下一篇:一种道路标线涂料的制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