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源贡献分析的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7020.0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林;耿明昕;郑树海;吴涛;唐露甜;王辰曦;吴子豪;樊创;申晨;马建刚;王绿;韩文;杨彬;景龑;王育佳;潘晓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0;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5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源 贡献 分析 变电站 方案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源贡献分析的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变电站布置,通过预测或实测的方式,获取站内噪声源源强、位置;步骤2,基于预设的厂界测点,确定各声源对厂界测点的贡献度函数,获得各声源的贡献值;步骤3,对步骤2获得的各声源的贡献值进行排序;步骤4,基于步骤3的排序确定噪声治理优先级顺序,确定治理措施,使成立,完成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其中,Lplim为厂界噪声控制限值。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降噪的效率,减少低效率降噪措施、冗余措施的实施,节约降噪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声源贡献分析的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变电站被居民区包围,噪声控制成为变电站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变电站降噪方案的制定仍处在满足基本降噪需求的阶段,较少关注措施的降噪效率;低效率降噪措施、冗余措施的实施直接导致降噪成本的上升。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110kV变电站的降噪成本约100~300万元,330kV变电站的降噪成本约200~500万元,750kV变电站的降噪成本则普遍都在500万元以上;其中,过高的降噪成本增加了电力企业的负担,限制了更大范围内降噪工程的实施。
综上,亟需一种新的基于声源贡献分析的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声源贡献分析的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方法,以解决上述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降噪的效率,减少低效率降噪措施、冗余措施的实施,节约降噪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声源贡献分析的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基于变电站布置,通过预测或实测的方式,获取站内声源源强、位置;
步骤2,基于预设的厂界测点,确定步骤1所述声源对厂界测点的贡献度函数,获得各声源的贡献值;其中,贡献度函数满足:
Lp1j=f1(Lp1),
Lp2j=f2(Lp2),
…,
Lpij=fi(Lpi),
式中,j为厂界测点;f1、f2…fi分别为声源1到声源i的贡献度函数;Lp1、Lp2…Lpi分别为声源1到声源i的表面声压值;Lp1j、Lp2j…Lpij分别为声源1到声源i对同一个厂界测点j的贡献值;
步骤3,对步骤2获得的各声源的贡献值进行排序;
步骤4,按照步骤3的排序确定噪声治理优先级顺序,确定治理措施,使得
成立,完成变电站降噪方案设计;
其中,Lplim为厂界噪声控制限值。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采用实测方式获取变电站内噪声源源强、位置特性;其中,实测方式包括:使用声级计、声强计、噪声定位装置测量;或者,根据环评报告及设备型号预测获得噪声源源强、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