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47018.3 | 申请日: | 2020-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0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唐怀;段艳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1K9/23 | 分类号: | F21K9/23;F21K9/64;F21V19/00;F21V17/00;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刘云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包括导热壳体、至少一个激光光源、波长转换元件和出光组件。导热壳体开设收容腔;至少一个激光光源设置于收容腔中,用于发出激光;波长转换元件设置于收容腔中,波长转换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入光面和一个出光面,至少一个入光面设有选择性滤光膜,出光面设置有出光增透膜,至少一个激光光源与至少一个入光面相对,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经选择性滤光膜入射至波长转换元件,波长转换元件用于将入射的部分激光转换为受激光,受激光与未转换的激光合光形成白光后自出光增透膜出射;出光组件安装于导热壳体,并与出光面相对,用于出射白光。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激发荧光粉技术形成白光广泛应用于照明和显示应用中,例如车灯、路灯及投影装置等。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基于激光激发荧光粉技术的光源封装存在着封装结构庞大、光通量小等问题,并且产品可靠性不佳,难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装置,包括导热壳体、至少一个激光光源、波长转换元件和出光组件。导热壳体开设收容腔;至少一个激光光源设置于收容腔中,用于发出激光;波长转换元件设置于收容腔中,波长转换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入光面和一个出光面,至少一个入光面设有选择性滤光膜,出光面设置有出光增透膜,至少一个激光光源与至少一个入光面相对,激光光源发出的激光经选择性滤光膜入射至波长转换元件,波长转换元件用于将入射的部分激光转换为受激光,受激光与未转换的激光合光形成白光后自出光增透膜出射;出光组件安装于导热壳体,并与出光面相对,用于出射白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波长转换元件还包括反射底面和反射侧面,反射底面与出光面相对,反射侧面和入光面均连接在反射底面和出光面之间,反射底面依次设有反射膜层和反射膜保护层,反射侧面设有朗伯反射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反射底面还设有金属层和导热胶层,金属层通过导热胶层固定设置于导热壳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片,至少一个激光光源安装于至少一个散热片,至少一个散热片与导热壳体相接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准直元件和至少一个匀光元件,至少一个准直元件和至少一个匀光元件均设置于收容腔中;至少一个准直元件设置于至少一个激光光源和波长转换元件之间;至少一个匀光元件设置于至少一个准直元件和波长转换元件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光源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收容腔中的至少一个准直元件,至少一个准直元件设置于至少一个激光光源和波长转换元件之间;至少一个入光面还依次设有散射层和玻璃层,散射层设置在选择性滤光膜和玻璃层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玻璃层包括聚焦区域和环绕聚焦区域的反射区域,聚焦区域与至少一个激光光源对应,且设置有入光增透膜;反射区域设置有可见光反射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激光光源包括多个激光光源,至少一个入光面包括多个入光面,多个激光光源与多个入光面一一相对,且环绕波长转换元件均匀分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出光组件包括透明光窗和准直透镜,导热壳体包括相连接的壳体底壁和壳体侧壁,透明光窗安装于壳体侧壁并与壳体底壁相对,准直透镜安装于透明光窗远离导热壳体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源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
在波长转换元件的至少一个入光面设置选择性滤光膜,在波长转换元件的出光面设置出光增透膜;
将波长转换元件和至少一个激光光源固定安装于导热壳体内,至少一个激光光源与至少一个入光面相对;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市中光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7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动漫的人物模型制作系统
- 下一篇:模具衬板组件和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