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全细胞转化合成L-天冬酰胺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46696.8 | 申请日: | 2020-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罗玮;许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00 | 分类号: | C12N15/00;C12R1/125;C12R1/19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玉仙 |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细胞 转化 合成 天冬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全细胞转化合成L‑天冬酰胺的方法,本发明利用Ⅲ类多聚磷酸激酶2构建了单酶转化AMP再生ATP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L‑天冬酰胺的生物合成。将来自Deinococcus ficus的Ⅲ类PPK2在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中表达,酶活力为13.19U·mL‑1。以E.coli Rosetta(DE3)/pET21a‑DfiPPK2‑Ⅲ和B.subtilis WB600/pMA5‑LsaAS‑A全细胞为催化剂催化L‑Asp合成L‑Asn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显示两种重组菌湿细胞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并通过两次补料终浓度为60mmol·L‑1的六偏磷酸钠,L‑Asn的得率到达90.15%,比直接添加180mmol·L‑1的六偏磷酸钠高8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全细胞转化合成L-天冬酰胺的方法,属于生物转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天冬酰胺中文又称为2-氨基-3-氨基甲酰丙酸。为白色的斜方晶系晶体或结晶性粉末,略带甜味,熔点约234℃。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和乙醚,水溶液呈酸性。遇碱会水解成天冬氨酸。加热其水溶液容易分解。天冬氨酸在食品、医疗、化工以及生物方面都有所应用
天冬酰胺的制备方法有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直接提取法主要是以白羽扇豆为主,经过发芽、成浆、加热等处理流程后,在pH不大于6的条件下,经过硅藻土过滤、离心,获得第一步粗品。然后再经过浓缩、结晶获得最后的成品。直接提取法受原料质量的影响较大,工艺复杂不易控制且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化学合成法主要是通过氨水和L-天冬氨酸为原料进行酰胺化反应产生L-天冬酰胺,使L-天冬氨酸上的羟基由氨基替代。该方法副反应多,下游提取困难,污染严重。生物合成法主要是通过天冬酰胺合成酶催化谷氨酰胺的氨基转移,需要ATP参与。该方法生产过程和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但是由于转化过程中需要ATP的参与,但是ATP价格昂贵,成本过高,性质不稳定,且在合成过程中会积累副产物(AMP或者ADP),不仅增加了产物分离提纯的难度同时还有可能会造成产物抑制。
前期尝试在只添加表达天冬酰胺合成酶A的全细胞合成的反应体系中添加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再生ATP,合成L-天冬酰胺,但是没有成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建了表达III类多聚磷酸激酶2的重组基因工程菌,与产L-天冬酰胺合成酶的重组菌耦合反应再生ATP,只需在反应液中添加少量的ATP和底物,就能实现从L-天冬氨酸向L-天冬酰胺的生物转化,大大减少了生物合成的成本。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全细胞转化合成L-天冬酰胺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采用表达III类多聚磷酸激酶2的重组菌与表达L-天冬酰胺合成酶的重组菌耦合反应,催化L-天冬氨酸转化为L-天冬酰胺。
进一步地,所述的表达III类多聚磷酸激酶2的重组菌为在大肠杆菌宿主中过表达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III类多聚磷酸激酶2。
进一步地,所述的大肠杆菌宿主为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
进一步地,所述的表达III类多聚磷酸激酶2的重组菌是以pET21a为表达载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表达L-天冬酰胺合成酶的重组菌为重组菌B.subtilis WB600/pMA5-LsaAS-A。构建方法参照《天冬酰胺合成酶的基因挖掘与酶学性质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46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